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闫子熙 单巧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你们就叫我宁妈妈吧。”

7月24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赴贵州省丹寨县“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而眼前这个和蔼亲善的女子,就是宁航蜡染公司的董事长宁曼丽。

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坚守的故事。

结缘蜡染,艰难创业

蜡染,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古称蜡缬。据记载,秦汉间已有蜡染,唐代尤为兴盛。后来,新兴工业代替了传统手工,蜡染工艺在很多地方失传。

丹寨地区多山地,地势险恶交通不便,所以丹寨人长期以来与外界交流较少,蜡染工艺得以完整保留。丹寨苗族的女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外婆学画蜡。她们创作的时候不需要底样、直尺、圆规,只一把铜刀,一块土布,结合自己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大自然所给予的灵感就能够行云流水般创作出美丽丰富的图案。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安徽做纱线生意的宁曼丽遇到了经营危机,她的工厂到了倒闭的边缘,还欠下巨额债务。心情低落的她来到丹寨旅游,无意之间,她被当地的蜡染技艺所吸引,刚好自己工厂积压的面料可以用于蜡染,于是她萌生了将积压面料搬来丹寨,与当地蜡染结合,再次创业的想法。

为了开办公司,宁曼丽亲自走村串寨去寻找会蜡染的苗族画娘。由于交通不便,有时她往往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还要苦心劝说那些从没有离开过大山的画娘。“她们从没有想过自己祖辈流传的蜡染,可以赚钱,可以走出大山。”宁曼丽对我们这样说,“我劝说了很久,终于有几个姐妹愿意跟我一起干。”就这样,一个外地女子跟一群蜡染画娘聚在了一起,她们携手创业,也即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起初,她们的蜡染作品就在店里销售,或者送往景区进行销售,销路一直没有打开,公司的发展一直低迷。2012年时,宁曼丽甚至萌生了解散公司的念头。

“公司要散伙了,你们还是回寨子里面,我还是回老家。”公司难以为继,订单罕少,8个月发不出工资,宁曼丽深知再坚持下去已十分艰难。但是她真的能离开这份蜡染技艺,能舍弃辛苦创立的公司,能抛下苗族画娘们对生活的期许而放弃继续下去吗?那些走出深山的苗族画娘们,没有了致富的途径,传统的蜡染技艺,也很有可能再次埋没于深壑之中。

“我们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其他的本领,但我们有妈妈教给我们的技艺,发不出工资不要紧,我们一定能够把蜡染做的更好。这辈子,我们只干这一件事。” 外表柔弱的宁妈妈在向实践队成员谈及当时苗族画娘们的这句话时,仍忍不住紧握住拳头,眼睛里泛起泪花。

画娘们的这一份坚守,让宁曼丽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做下去!后边她们的处境依旧艰难,但是即使到了上顿不接下顿的时候,她们也没有放弃。

怀揣热爱,呼唤传承

在团队参观过程中,我们遇见了这样一位老人,她仅有一只手臂,但画蜡时的流畅稳定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颇为惊叹。她叫杨而朗,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传承人,也是跟随宁曼丽开疆拓土的画娘之一。

40岁时,她因意外失去了右臂,用左手学习绘画。别人画三张画的时间,她只能画一张。好强的她在别人吃饭的时候画画,别人睡觉的时候也画画,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作品在蜡染比赛中获奖。并且她靠蜡染手艺,供养一双儿女读完研究生并出国留学。

儿子毕业以后,杨奶奶呼唤他回乡学习、传承蜡染技艺。因为对家乡文化,对蜡染这项非遗技艺的热爱,他听从了母亲的话,回到家乡学习蜡染,传承这项技艺。现在的他,已经被北京中关村一家机构聘为蜡染顾问,他用自己的力量和付出与母亲一同,坚守这份对蜡染的热爱,传承它,发扬它。

矢志坚守,终见月明

“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踏平坎坷,终成大道。2015年后,凭借逐渐兴起的线上购物和不断创新的工艺作品,宁航公司最终度过难关,迎来逐步稳定的发展。

2021年淘宝造物节上,宁航蜡染被评为今年的“天下第一造”,“村子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热搜,但是当我告诉她们,大山外边的人很喜欢她们的东西,她们笑的真的很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淘宝购物节中,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展台,现场体验蜡染。宁曼丽说,“年轻人的参与,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和力量,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传统文化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去关注,现在的90后00后他们也在关注,也会喜欢这些。也真的很感恩这个时代,年轻人在为蜡染做传播,而我们在做传承。”的确,他们在做传承,而我们在做传播。这也是我们本次暑期“三下乡”的重要目的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和报道,能让更多人了解蜡染文化,那么这些手艺人她们就有力量去做,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蜡染文化,那么传承中断层断代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她们的手艺也自会留在大众心中,日久弥新。

宁妈妈说:“这个社会是有一些人在追逐财富,但是也总有一些人甘愿守住心灵的家园,甘愿为了心中的热爱奉献自己。”现在再回想起当时濒临解散的时刻,宁航的每一个人都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正如她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所说的那样: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她们的坚守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从此记得,山壑明珠因她们而熠熠闪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5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百年党史宣讲专篇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团队在丹寨长青二小开展公开课教育之“奋斗百年史,启航新征程”百年党史宣讲专篇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了解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心…
新南村铁路小镇和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新南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7号正式全员回合抵达重渡沟新南村。晚上七点与新南村村书记见面,共同商讨了后两天的行程,简单的了解了新南村发展的大致状况和…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走出大山,走遍中国,走向世界——那份深山蜡染记忆的笃行“你们可以走出这里。”她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大山里苗族妇女的命运,也改变了蜡染技艺的命运。7月24…
小家成就大家
2021年7月20日,携法熠行实践队成员来到洞头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洞头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位于遂安花园1-2楼,于2019年12月份正式运行。以“最多跑一次(地)”为理…
忙里偷闲的一天
为了让忙碌了十多天的学生和老师得到休息,向阳花爱心会夏令营决定在结束时装秀展示活动后之后放假一天。7月27日,凌晨五点的校园里没有了跑早操的身影,只剩下窗外的鸟儿在鸣叫。早上七点支教团队成员们起床…
百家共绘红旗飘,共庆建党一百年
“红色宣讲承薪火,志愿服务献党心”暑期实践团队在2021年7月28日早上七点准时召开晨会,在会议上,团队负责人明确了团队成员今天的任务,小组成员对于接下来要开展的南太湖新区的“春泥计划”进行了一定的讨…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提着“鸟笼”的青年
提着“鸟笼”的青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经济建设脱贫走在贵州省金寨县卡拉村寨,你可以随处看见村民家小院里挂着几只精美鸟笼,院里可能还有位奶奶带着孩童们在熟练的扎鸟笼,因为这里就是远…
故事绘本颂党恩,红色宣讲传薪火 ——龙溪街道红色服务
2021年7月28日星期三,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小小孩童读党史,初心起航颂党恩”暑期实践团队与湖州学院人文学院“红色宣讲传薪火,志愿服务献党心”暑期实践团队一起来到了龙溪街道。两个团队各有各的分工,湖州…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挑战自我,收获成长
为了解安庆市黄梅戏爱好者的实际情况,帮助队员们初步认识黄梅戏基本形式,2021年7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社会调研实践团队前往安庆市菱湖公园展开黄梅戏爱好者寻访活动,旨在提高青年…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亲探民族振兴之道,寻访非遗传承之路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亲探民族振兴之道,寻访非遗传承之路7月24日,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贵州省丹寨县“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