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西南部,是集“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为一体的全省首创项目,现早已完成从“矿坑”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转变。为学习潘安湖的发展历史、转型致富理念及现如今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9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暑期实践团赴徐州市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参观并与景区工作人员、潘安湖游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交流”。
图为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现风景 徐凯 摄
实践团首先前往潘安湖转型展示区,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到了潘安湖“从矿竭城衰到宜居新城”的历史因素和转型理念。潘安湖位于徐州市潘安采煤塌陷区,是全市最大、塌陷最严重、面积最集中的采煤塌陷区,又因村庄塌陷,造成当地农民无法耕种、无法居住,绝大分地区形成无人居住区。直至2012年潘安湖湿地公园景观绿化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经过7年的建设,2019年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潘安湖的转型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图为潘安湖转型展示区 徐凯 摄
接着实践团成员又对潘安湖的游客进行采访,进一步的了解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对人民群众的的影响。队员们在游客们的反馈中切实的感受到潘安湖的改变大大的优化了人们的生活。“鹭影飞舟何处饮,池杉岸柳初成荫。潘安五月雨蛙鸣,璀璨榴花千里沁”。这是游客们对如今潘安湖美景的评价。
最后,实践团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奶奶。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庄村王秀英的香包工作室,看到王秀英奶奶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并鼓励王奶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此次团队成员来到王奶奶的工作室,恰逢王奶奶和她的女儿,孙女们一起制作香包。朴素的穿着,一丝不苟的在绣香包的奶奶引得队员驻足观看。王奶奶非常热情的为团队成员介绍。屋里各种各样的草药,花朵是为了制作不同功效的香包。香包的款式也是根据购买者年龄段的不同设计出来的。
图为王秀英香包工作室 徐凯 摄
实践团成员询问王奶奶如何走上绣香包的道路上,王奶奶笑着说:“都只是小时候的兴趣,没想到能绣70多年,这样也好,算是为传承优秀文化尽了一份力”。王奶奶的徒弟们现在已经数不胜数,香包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她们也都在传承这门技艺的同时兼具着创新的思想,以便香包能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便利。虽然现在王奶奶的香包销售的很好可以用“秒光”这个词形容,但是奶奶的工作室仍具追求着“质”,每一个香包都是纯手工制作,追求着每一个香包的图案纹理别致清晰。当实践团成员提到想要体验一下绣香包的过程时,奶奶及她的女儿非常开心并且告诉成员她们现在都在免费的教前来学习的人们如何绣香包,当她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香包感兴趣时,她们就越欣慰越自豪。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王秀英奶奶合照 徐凯 摄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的代表,不仅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巧妙运用特色风景、非遗文化,实现了致富的目标。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切实的印证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过这次学习,实践团成员希望能将此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这样一个“奇迹”,让更多人发现致富的方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