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茂腔,唱不尽人间冷暖,道不完浓浓情缘。自清代以来,京剧在传统戏曲里被称为“大戏”,占据剧场主流,地方小戏在赶集、赶会、平民剧场等场合表演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茂腔就是山东地方小戏的代表。为探索茂腔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鸟传音实践团到达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前往艺术中心,领略齐鲁风韵
我们来到茂腔艺术传承中心采访第六代茂腔传承人张老师,他给我们讲述了茂腔的发展来源及传承现状,呼吁大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又强调的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还采访了茂腔演员,了解演员演出经历及感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队员学习了一些茂腔的基本曲调,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每一曲茂腔都传递着演员们的情感,每一动作都彰显着演员们的朝气活力,腔调与动作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茂腔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寻访茂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深入了解的机会,更多的是一次难忘的切身经历,与一份继续发扬光大的信心与决心,探索没有止步,我们肩负着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也要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途径村镇,再现茂腔
在往返途中,我们有幸去茂腔戏班所在村镇烟台东观摩一场精妙绝伦的茂腔演出。“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正如童谣所唱,70多岁的宋大娘领着小外甥,拿着小马扎,早早地来到村委大院抢占“好位置”,以便好好欣赏心爱的茂腔戏。演出中,演员们以扎实的演唱功底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将茂腔戏中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精致的扮相,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一阵阵的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很多戏曲都是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越悲越有味道,我们从戏曲的矛盾转折中体悟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村民80岁的许大爷说:“在家门口看茂腔剧真好,真的非常高兴。好久没看戏了,这戏真好看,简直是百看不厌。无论是剧情内容还是唱腔、扮相俺都非常喜欢。”
创新发展,从未停止
茂腔一直在创新发展,从未停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茂腔与其他地方戏种一样也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谷和新世纪的事业焕发期。如今,对于茂腔的整理、传承工作正在茂腔多个流传地展开,而茂腔博物馆、茂腔艺术节的出现也让茂腔艺术得到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发扬光大。从胶州、黄岛到日照、高密等地,茂腔韵传四方,源远流长。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精粹,是国家的艺术瑰宝,深受国内外中老年人的喜欢,也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也对戏曲有着很大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流行歌曲能放松心情,那戏曲便能让你身心愉悦,让你不觉开怀大笑,让你不觉伤心感叹。我深深感动于政府、工作人员、演员为传承与发展茂腔所做出的努力。然而,比我再小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茂腔为何物,更不耐烦茂腔的辗转悠扬。有人觉得,茂腔本是土生土长在庄稼地里的曲调,唱给庄户人听热闹。其实不然,从茂腔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天开始,茂腔早已经当之无愧地以一种深厚的文化形式存在,并将亘古存在。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在校园的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茂腔文化的感染力,文化传承是个重要问题,同时我们也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也知道了传承文化光是口头上说是没用的,要靠我们的实践行动来证明。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本土文化,熟悉茂腔,更加有义务保护茂腔,把茂腔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6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