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流行于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西海岸新区,由于茂腔起源于农村,因此,民间性是茂腔保持强盛艺术生命力的法宝,随着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茂腔的发展优势逐渐被淡化。为了深入调查当今社会茂腔曲艺文化的传承现状和未来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鸟传音实践团于2021年7月22日-2021年7月23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就此问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暑期实地调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前期,团队成员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将大家的想法汇聚成了一份可靠的实践调查报告,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在网络上搜集了大量与茂腔曲艺文化相关的资料,充分地了解了茂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实践队员在渐渐了解了茂腔曲艺文化后,汇聚对于茂腔发展的相关问题,集思广益,为后期的实践采访做好了充足的铺垫。
茂腔求发展,更应驻民间
实践小队成员先到达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中心,并且采访了茂腔第六代传承人张老师,通过采访,了解到:茂腔曲艺起源于清朝时期,并发源于农村,它的流行也得益于贴近人民;茂腔选材颇具生活化,选取真实的事迹改变而成,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能够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且,茂腔采用方言、本嗓演出,这使得茂腔就更加通俗易懂。采访过程中,张老师提出听戏需要一定的亲身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戏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听戏的大都是年龄稍大的人。张老师还提出,当今虽然凭借着政府政策支持,茂腔的发展前景还算不错,但是,茂腔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茂腔良性传承的文化生态土壤,民间性是茂腔曲艺文化保持强盛艺术生命力的法宝。因此,茂腔要保持持久生命力并求得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土壤,更离不开农民大众的支持,并且也离不开年轻一代的青春活力的鲜血注入。
幸观茂腔,千古风韵犹存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次日,青鸟传音实践队队员在往返的路途中,去到茂腔戏班子所在的村镇——烟台东,观赏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茂腔演出,接地气的演出台子不同于其他表演的搭建。听张老师说,在过去的茂腔演出中,演出的台子距离观众十分近,演出的台子经常搭在田间地头,这样的演出也收获了农村人民的深厚喜爱,之前茂腔下乡演出的时候,不管妇女们在忙什么,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去听一听茂腔。
往返途中,实践队员们也对于当地村镇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许多人认为当今茂腔衰落的趋势日趋凸显,茂腔的欣赏者年龄偏大,其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消费群体缺乏吸引力,年轻欣赏群体未培育起来,茂腔的未来发展缺少年轻的新鲜血液。并且喜欢茂腔的人只是希望改变茂腔曲艺的宣传方式,但不要改变茂腔本来的韵味,相反,在采访的那些年轻人中,他们对于现在所具有的茂腔持一种亟待创新的态度,他们认为,在传承茂腔等非遗文化本来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创新,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使得茂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不同年龄段的人持有着截然相反的茂腔曲艺传承态度,其背后的原因也显而易见,茂腔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留存千古风韵的同时,创新元素的注入更加必不可少。
形式创新,稳中求进
据张老师介绍,很多幼儿园欢迎茂腔进入校园,张老师也建议到:传承曲艺,更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提前学习认识曲艺相关的知识,目前,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戏剧团已经使得曲艺进校园。青鸟实践队队员也为曲艺传承中心提出了相关建议:创作人员在编排新戏时,多从青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拍新戏、演新戏,培养年轻观众和年轻演员,为茂腔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持久生命力;同时政府在提出相关政策进行大力支持外,还应当规范茂腔演出市场,提供恰当的演出场所等等。
青鸟传音实践团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了茂腔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同时也为茂腔文化的继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可行的建议,实践队会采取行动助力茂腔文化进一步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