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到小院的陌生,到如今的相识、相知,我们与小院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来。作为第一次支教的我,怀着满心期待,充满热情的投入到支教的工作中去。在这几天的相处中,我收获了许多东西。
心心相印,架起沟通桥梁。在刚来到小院的时候,我们就课程安排的问题与小院相关负责人、线上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于前期交流不足,了解不透彻的原因,课程的安排与小院所要求的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还有线下教室、设备不足,导致分班方面也存在问题。线上线下的同学每天晚上都开会讨论,虽然有过争吵,但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小院孩子们着想。心心相印,我们包容彼此,最后就课程安排问题达成了一致,线上的同学也体谅线下同学,为线下同学减轻了许多负担。架起沟通的桥梁,小院与老师,线上与线下,携手共进,为孩子们贡献力量、付出热情。
双向奔赴,共筑师生情谊。今天是来到小院的第四天,虽然与孩子们只是认识了几天,但在这几天的相处下来,一个个童真无邪、真诚美好的笑容和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老师好”,消融了孩子与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每位老师都认真的准备课件,面对学生耐心热情;同学们上课时积极回应老师,认真听话。这种相互的回应,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期间,孩子们看到我们这些老师站着的时候,都会主动为我们搬来椅子,令我感到十分温暖;昨天的时候,一位低年级的学生胳膊受了伤,我们的老师们用碘伏棉棒处理伤口,并叮嘱她一些注意事项,老师们担心的神情和处理伤口时谨慎小心的样子,令我记忆犹新。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就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七月的燥热,消融了陌生的屏障,芬芳了美好的小院。
朝夕相处,凝结回汉友谊。在我上学期间,班里会有几位回民同学,因此在与他们的相处期间,我对回族的风俗也有了一些了解,但来到大多数都为回族人民的唐圈村,与他们一起生活,还是我第一次。在与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热情的待客方式,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我们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昨天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回族人民的重大节日——古尔邦节,尽管我们是不同的民族,但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没有障碍,彼此真诚对待,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就如歌曲《中华民族》中所唱的,“分不开,隔不断,相同的血缘;心相连,爱相牵,笑脸迎笑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5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