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病虫害防治体系协作网络的进一步构建完善,植物医生的人才培养计划落到实处是大势所趋。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服务三农精细化发展,2021年6月29日至7月13日,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植物医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校园和天目山为期15天的昆虫实习顺利开展。
动员大会上王吉锐老师表示,昆虫是植物保护专业病害防治一重要研究对象,学生们唯有全面深入了解昆虫,才能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因此,自6月29日起,植保专业的师生们要肩负起植物医生的重任,根据实习要求分成四到五人一组,每组采集18个目120个科600号昆虫,随后制作昆虫标本并鉴定其科属。王老师还就实习期间如何采集昆虫、如何制作标本制作两方面做了简要的指导,并预祝全体成员在此次实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毒虫伤害,外出猎捕昆虫的成员们都穿上长袖长裤,用上了网兜、广口瓶等“武器”。潘程远和王吉锐老师带领成员们兵分两路,在天目山脚开始捕诱。一番努力后,各组的毒瓶里都装着像螳螂、蝼蛄、腮金龟、蚱蜢等各种各样的昆虫。天色渐暗,山脚水汽弥漫,氤氲中带着一丝凉意,可谓是灯诱的绝佳时机。团队成员纷纷架设好高压汞灯并在灯下方挂好诱虫幕,通过网捕、灯诱、色板引诱、性信息素吸引等方法进行采集,对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鉴定科属制作标本。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采集到的大多数为夜出性昆虫和地下害虫,许多齿蛉在附近的树上出没,瞬间点燃成员们的热情,争先恐后地向上扑跳。
7月13日下午,到了团队验收成果的环节,原植保学科领头人徐宏志教授亲临指导,实验室的桌子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插上标签的昆虫标本盒,每一只昆虫经过插针、整姿变得栩栩如生。
此次实习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相互协作配合,累并快乐着,对各种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理习性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希望“植物医生”实践团的成员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发扬“实干、肯干、能干”的“三干”精神,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发挥植保专业的优势,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发展局面贡献出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4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