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探访海岛古村 找寻发展足迹
【导语】: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探访海岛古村马岙,深入了解了古村的发展历史。
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马岙博物馆和心亲侬农场开展实践活动,体悟农场生活,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学习村民们“艰苦奋斗、善作善成”的乡村振兴精神,以青春红色之旅致敬建党100周年。
观博物馆 悟文化美
“岛乡土墩九十九,积星双以衍长庚。海邦河姆五千五,继星火而传慧。”马岙博物馆展示了“海岛第一村”、“海盐文化”和“海岛民风习俗”等马岙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海洋文化。
踏入博物馆,我们便被馆内珍藏的考古出土的众多文物吸引住了目光,有新石器时代的特大石犁等各种石器及陶器、有磨制精细的礼器,这些出土的文物各有不同的特色,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六千年前海岛先民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它们与我们现在用的不同,没有这么先进,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看到我们们好奇的目光,解说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马岙古文化与河姆渡、良渚文化以及东瀛文化的渊源关系。中华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
当我们看到杨静娟烈士被捕处的照片时,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解说员为我们详细地讲述了杨静娟烈士的故事。她牺牲时年仅17岁,在日寇扫荡马岙时她为掩护革命同志,在庵后山处被捕,在敌人刺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听完杨静娟烈士的故事,我不禁想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用这句话来形容杨静娟烈士的革命精神正合适。杨静娟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中国共产党,守卫了新中国,我们要学习这种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精神,用我们的新思想为人民服务。
游心亲侬 获自然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来到心亲侬研学教育基地,穿过菜地、经过羊圈,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花花绿绿的西瓜,小巧可爱的多肉花卉,有趣的鱼菜共生系统,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乡土信息,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和辛苦。走在农场的小路上,脚下是肥沃的土壤,看着羊圈里的羊儿,我们摘草去喂它,吃完草的羊儿精力旺盛,不停地撞着木栏,似乎在说“我还要吃!还要吃!”我们体会到了喂羊的快乐,并觉得自己与大自然的距离更近了。
参观完农场,我们领略到了自然风光,亲身感受了农场生活,也了解到了农场的多元发展战略,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相互结合。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所以,心亲侬农场的多元发展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助力乡村振兴 牢记复兴使命
最后,我们帮助农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分为几组,帮助农场设计绘画。我们首次成为“粉刷匠”,沉浸于其中的快乐。带上帽子,带好口罩,提上油漆颜料,拿上小刷子,一笔一画勾勒出不同的色彩。红红的秋千,蓝蓝的柱子,五颜六色的楼梯,各式各样的可爱图案使农场显得更富有生机。尽管阳光强烈,空气滚烫,身上沾染了颜料,但这次的实践活动终将成为我们的珍贵回忆。
我们在本次活动中走进并体会农场生活,去领略文化、感受历史发展轨迹,深刻学习了村民们“艰苦奋斗、善作善成”的乡村振兴精神。经历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后,我们将努力学习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历史使命。(通讯员:王雅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4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