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易地扶贫搬迁,走向幸福生活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乐任箴

大学生网报宁波7月20日电(通讯员 乐任箴)7月13日-14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首先赴建始县发展与改革局了解建始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情况,随后前往县城易迁地点——民福安置小区开展走访调查,了解易地扶贫搬迁落实情况,探寻搬迁后的民情民意并及时给予相关部门反馈。

赴发改局了解易迁现状

实践团了解到建始县易地扶贫搬迁采取“就近搬迁,城乡结合”的政策,并建立易迁困难家庭监测体系,实行动态监测机制,确保真脱贫、不返贫。各乡镇按照“全域谋划、统筹推进、一主多副、三产融合、整体提升”的要求,力争尽快达到大型安置小区“一区多业”,中小型安置小区“一区一业”的产业布局目标,重点解决搬迁户就业收入问题和小区公共服务问题,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党员带领群众干、群众相互比着干”的良好氛围。

入户倾听搬迁居民心声

在发改局采访完毕,实践团前往民福安置小区考察农民易迁的实际情况。入户采访几位人家以后,实践团归纳出以下四个易迁后居民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待遇不公问题。居民刚从村里搬入小区时,水费为3.19元/吨,而当地其他小区水费为1.5元/吨,在居民联合反馈下,才修建新管道,降低了水费。

二、小区物业“无作为、乱收费”问题。小区易迁居民多为农民,一方面有深厚的土地情结,另一方面也想省部分菜钱,因此会在小区花坛种些瓜果蔬菜,而小区物业认为这影响绿化,反对居民种植。此外,小区公厕自建成至今,一直没有投入使用,这给易迁老人上厕所带来极大不便,导致环保意识不高的老人随地大小便。据居民反映,小区物业只向交了物业管理费的居民发放房产证,且不处理小区问题,如消防设备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安装。

三、对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关照不足。实践团了解到,民福安置小区有一户无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该家庭共有四口人,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带着尚在读书的双胞胎孙子。孩子的父母因车祸去世,两位老人的的另一个儿子不久前也因为事故下半身残疾,在此情况下,两位老人只能依靠每个月1200元的孤儿救助金以及养老金独自抚养孙子。老人说;“两个孩子目前上初二,成绩不太好,可能考不上普高,我们年纪大了很难管教他们,希望教育局能提供帮助。”对于两位老人的忧虑,实践团向他们介绍了“雨露计划”,希望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

四、对留守老人精神慰藉不足。实践团在对一户留守老人的走访中了解到,两位老人因小儿子离婚才住进易迁房,他们认为搬入安置小区后,小儿子可以与他们住在一起,这样就能省去他每年在外租房的费用,减轻经济负担。但最终小儿子并未与两位老人同住,仍旧在外租房。虽然两位老人还有两个女儿和另一个儿子,但他们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除了为他们提供生活物资,也不能陪伴他们,因此独居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加之搬入新小区,周围熟悉的人很少,两位老人找不到聊天的人,十分孤独。在与实践团成员聊天的一个多小时里,爷爷激情澎湃地说着他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他年轻时的经历以及对共产党和习近平主席的感激。当实践团即将离开时,爷爷表示讲了一个多小时话后,他内心很畅快,很高兴实践团成员能够入户陪他聊天。

让易迁居民的心在易迁地安家

实践团整理了两天的访谈资料,向当地易迁办反馈问题后,就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小区管理,凝聚党群力量。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对现有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对不合格的小区物业进行批评与取缔。党员应不定时走访易迁小区,对居民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馈,引导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的志愿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

第二,加强对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县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政府易迁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地方工作人员充分理解领悟中央意图,不能因为搬迁工作完成就产生懈怠心理,通过扶持工作使易迁人民稳定脱贫走向致富才是易迁工作的全部内容。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思想教育,让村干部、社区干部意识到向人民宣传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干部、社区干部可通过政策宣讲会、入户走访与沟通等方式,让居民充分了解国家扶贫政策,同时鼓励居民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通过信访制度反映易迁问题。

第三,建立易迁动态数据库。针对易迁的特殊贫困人口和留守人口,地方政府应采取逐级上报的形式,在县政府建立易迁动态数据库。对于入库人群,地方政府应派党员定期走访,通过闲话家常的形式了解这类人群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帮助排遣他们内心的孤独。地方政府应对了解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可行方案并落实;问题解决后总结工作经验上报,在县政府形成完整解决体系再经由县政府推广,供其他地方政府参考借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31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常州7月19号电(通讯员王丹丹)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为及时了解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 陈洁 王丹丹 樊媛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刨根问底究学问,学前未来须有时

导语: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学生陈爱玲、谢依琳、桑真雅、陈欣悦、张佳伟、张欣、樊媛、陈洁、王丹丹、丁昆、罗晟、郑天祥组成“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团队。在七月一日至八…… 张佳伟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州7月15日电(通讯员桑真雅谢依琳陈爱玲)从1903年在张之洞等人的策划下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2023年7月,常州工学院师…… 桑真雅 谢依琳 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使用调查,提供建议与帮助
(通讯员武鹏宇)7月15日上午,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情系乡村,青春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叶县段庄革命根据地开展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小调查,本调查以采访和记录的形式进行,以不同年龄段的互…
烟园合作趣味展新知,山亭支教扬党风国韵
大学生网报枣庄7月19日电(通讯员:秦欣王路佳)为提供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7月19日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亭拾翠支教社会实践团队与烟台大学法学院律行逐光社会实践队于枣庄市山亭区蒋自崖村村委会…
抗疫之路 我们在“行”
【导语】:探索疫情下不同职业的人为抗疫所做出的贡献。为了进一步了解抗疫背景之下,那些默默无闻着为抗疫奉献着自己微薄之力的人们,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实践…
一份心意守一份自然,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7月20日,今天生命科学学院的“实践志愿服务,传递人文关怀”暑期实践团在生命科学学院的223小阶梯教室中进行了对第二天去敬老院节目的排练工作,为了让我们的节目可以给老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我们以认真的态…
城建学子三下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通讯员王海澎)为了加强人们对禁毒知识的重视,7月13日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情系乡村,青春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增强广…
实地调研康养旅游发展,思考助推乡村振兴方案
实地调研康养旅游发展,思考助推乡村振兴方案大学生网报宁波7月20日电(通讯员乐任箴)7月11日至12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了解文旅与乡村振兴的政策,随后赴以“康养旅游…
闽江学院学子三下乡:初遇课堂,教学相长
7月10日,是暖风支教服务队入驻东平中学的第三天,队员们迎来了东平镇的一百五十余名学生,正式开展支教课程。为节约课堂时间,保证课堂效果,当天的科任老师们提前到达相应的教室,进行课件调试等课前检查工…
“锌”时代实践团问卷调研和走访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村优先发展的号召,为响应号召,我们由13位化学化工学院成员组成的“锌”时代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
安工学子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趣味课堂用艺术熏陶孩子成长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工程,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了部分优秀大学生,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很短,却有意义。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
为快乐做准备
7月20日,今天生命科学学院的“实践志愿服务,传递人文关怀”暑期实践团在生命科学学院的223小阶梯教室中进行了对第二天去敬老院节目的排练工作,为了让我们的节目可以给老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我们以认真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