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追溯红色记忆,传承先辈敢为人先的精神意志。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红色文化体现调研小队”以“寻访红军光辉足迹,担当时代责任”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参观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
实践前期,“红色文化体现调研小队”成员通过阅读红色经典书籍、搜索渡江战役有关事实资料、观看纪录片《淮畔烽火》等形式,深入了解蚌埠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的历史成就。
通过学习,小对成员认识到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孙家圩子旧址的历史地位。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是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所绘制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结果。蚌埠孙家圩子,是邓小平的“一支笔”刻划在我们心中的记忆,也是革命时期红军光辉历程的深刻展现。
7月3日下午,队员来到位于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进行实地参观孙家圩子旧址。还未下车,便见渡江战役总前委的标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进入旧址,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旧址纪念馆。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为了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区全中国的历史使命,1949年3月22日,邓小平、陈毅、谭正林、粟裕率领着渡江战役总前委来到了蚌埠孙家圩子。、1949年元旦前后,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渡江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在这里,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于1949年4月15日全线渡江作战,华东局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华东军区确定了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的领导人选……孙家圩子这个普通的小村庄,当时齐聚了一批当代中国的军事家、政治家,一度成为渡江战役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枢而名垂青史。
在参观的时候,队员注意到一封家书,“南下后工作很忙,每每开会,写文件,读材料,几乎没有多的休息时间,如果亦有稍稍可空闲时间的功夫,就想你能来我身边为好……不能让多年来夫无妻伴,妻无夫陪,儿子离父母,父母离了他们的爱儿……”这是1949年4月5日,陈毅离开孙家圩子南下合肥瑶岗,寄给妻子张茜的一封信,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令人深深感动。
队员注意到前来参观的一家三口,其中妈妈告诉自己的女儿说:“这些都是我们的革命前辈,你要好好看看。好好铭记。”随即,队员对这位母亲进行采访,她说:“我们是蚌埠人,也是一名教师,带着自己的女儿前来参观游览,希望她可以记住这些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为了我们新中国成立建设发展付出的人,正逢建党100周年,来这里不仅仅可以教育孩子,也是给我们上了一堂课。”
队员还参观了邓小平和陈毅旧居、陈毅住所以及总前委会议室。旧居为茅草土房,简洁干净。邓小平旧故与陈毅旧居毗邻而立,属于屋连屋、山搭山的邻居。旧居从厅堂进去是院子,再进入就是居室。两家院子一墙之隔,墙也不高,大树的枝桠从一头可蔓延到另一家院子中。邓小平住的院子中放了一口大水缸,据讲解员介绍,当年邓小平就在这里用冷水洗澡,当时天气还较为寒冷,但邓小平为了练好体魄,一直坚持。
通过此次参观,队员不禁感慨,“其中很多图片都只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些故事竟然就在我里发生过,前辈们创业不易,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不忘使命,记住前辈们的故事,好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队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感受了先辈们在革命时期的先锋模范精神,知道了先辈们在革命时期的伟大贡献,要铭记先烈们不惧艰险、勇于探索、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17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