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人物专访|喻群益:十年坚守,只为传承
(指导老师:管胜昔老师 通讯员:夏国梁 王岩松 李晓敏 王永静)坐落在平江县加义镇丽江村的喻杰故居,是全国著名的廉政教育基地。走进喻杰故居,总能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正为前来学习的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喻杰的红色故事,他就是喻杰的曾孙——丽江村原村主任喻群益。从小便深受曾爷爷教诲和影响的他,用自己十年的坚守,来弘扬先辈的光荣事迹,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
【心中有党,信念所驱】
喻杰,1902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加义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夏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喻杰老前辈加入中国共产党呢?”面对此问题,喻群益思索片刻说道:“当初我曾爷爷个子很高,力气也很大能干活,当过挑夫,还在长寿镇上过学,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当时长寿镇是平江县第二大镇,那里有进步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我曾爷爷便从那时候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共产党,也正因如此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一直对党忠诚。”心中有党,从一而终。喻杰老前辈正是看到了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才会果断地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党共同成长。五十九年的在党时间,喻杰的确可以被称作共和国建立和发展的见证者。
喻杰老前辈给调研团成员们讲述了一段异常凶险的经历: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随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进入甘肃河西走廊。途中,他因队伍战败不幸被俘,被押往青海山地。押送途中,他和一名战友乘敌不备,深夜逃走,沿途乞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祁连山到镇原的荒原里走了3个多月,于1937年初夏回到红军援西军司令部。当被问到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克服这样的困难,喻群益这样回答道:“当时红军长征十分艰难,红军行军一天,敌人可能一个早晨就追上了。能够克服这样的艰难困苦,一方面是因为我曾爷爷他们这些红军战士的坚忍不拔,但根本还是凭借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才能支撑他们走出来。”
【情系故里,归来“还债”】
1970年初,喻杰主动退出领导岗位,毅然带着孩子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湖南平江加义乡丽江村安家落户。“我认为曾爷爷回来是报恩来了。”喻群益缓缓说道:“那个时候还没有扶贫这个说法,但是好多故孤寡老人都是我曾爷爷自己掏腰包来管。”可这样的行为却引起了他人的不理解,喻群益这样回忆道:“我曾爷爷他就指着我说‘群丫子,我告诉你,我能够活着回来,是来还债啊!你知道吗?我们平江为中国革命死了二十多万人!这个村子跟我同村的参加革命的也有两百多人,但活着回来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他们这些人也是有子孙后代的,如果我回来只管着我们一家人,那我活着回来还有意义吗?”直至今天,喻群益每每想起喻杰老前辈这发自肺腑的动人话语,老人家的神情仿佛还出现在他眼前。
【五代相传,不忘初心】
“关于喻杰老前辈的故事,您会不会让你的后代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呢?”
喻群益毫不犹豫地答道:“那肯定啊!我们两兄弟,他有个女儿,我有个儿子。我就对他两兄妹说,我们作为老革命的后代,但是我们很平凡,别人在家种田,我们也一样是普通的农民,可上一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是一代一代把它传承的。我曾爷爷是党员,我爷爷是党员,我爸爸是党员,我是党员,他们兄妹俩也是党员,我们五代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虽然说我们不能和我曾爷爷那一辈去比较,也没有能为国家做出什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对党绝对是忠诚的。我们作为喻杰的后人,我们没有从曾爷爷那里得到什么金钱值钱的东西,得到的只是他留下来的信仰——作人民的公仆。”一种信仰,五代相传。跨越历史的长河,变的是接力人,不变的是那份执着的初心,时间并没有使其忘却,反而在磨砺中愈久弥新。一代代相传,一次次交接,不同的人,身体中流淌着同一脉血液,流转其中的是喻杰老先生一生的人生格言——作人民的公仆!
五十九年,足以概括一个人整整一生。对于喻杰老前辈而言,这五十九年,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五十九年。这五十九年中,他曾随军出征冲锋陷阵、曾建设后方运筹帷幄、也曾告老还乡建设故里,但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始终坚持作为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忘记人民。“达老爷子(喻杰),是真共产党人啊!”这朴素的话语,充满着当地百姓对喻杰先生发自内心的赞颂和钦佩。“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后代青年和党员同志,更应以获得人民的认可为自己最大的工作成就,为人民办实事,争做人民公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94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