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百年砥砺载燃烧岁月 继往开来彰青年担当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重师马院青年

盛逢建党百年华诞,为组织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的这个夏天,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勇担当、练本领、做实事。

红色圣地忆英烈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烈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精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和历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记忆、庚续红色血脉、歌颂红岩精神,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依托沙坪坝区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渝中区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江津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参观渣滓洞景区时,实践团队成员沿景区指示,到达渣滓洞外院,外院主要组成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团队成员们先参观刑讯室,各种刑具的陈设使团队成员们不禁感叹,“渣滓洞悲壮的历史令人义愤填胸、悲痛万分,只有知道昨天的不易才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在参观周公馆内部设计时,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周公馆里朴素的装修、艰苦的住宿环境,让实践团成员不禁感叹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对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表露出深深的敬意。

此次红色景区的系列参观学习活动让实践团队成员切身感悟历史、传承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团队成员在参观学习中感悟初心、传承使命,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强化青年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意识与行动自觉,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化为动力,接过先辈的旗帜,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理论宣讲扬旗帜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实践团队成员前进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团队成员以各红色景点为平台,全力推进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和问卷调查工作,使红岩文化建设和青年理论宣讲形成合力,打通青年学子宣传思想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针对不同的群体灵活调整宣讲方式与内容的侧重点。在对老一辈民众的宣讲中,成员们依托专业知识、青春热情,用真挚朴素的语言为他们讲述红岩文化背后的历史,并分发宣讲资料便于民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宣讲内容;在向小朋友们介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时,小朋友们认真倾听、积极互动,其父母也对本次宣讲活动表示支持与鼓励。

一颗爱国心、一腔报国情、一番强国志,实践团成员充分结合重庆市独特的红岩精神、红岩文化,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灵活的形式唱响红岩文化的好声音。宣讲阵地不断延伸,实践团成员走到哪里就宣讲到哪里,让红岩文化精神落地生花。

问卷广传探微

实践团成员在景区内积极开展以《重庆市民对红岩文化的认知情况及宣传教育现状》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对象涉及范围广泛:既有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情怀的老人,也有对红岩文化已有初步认识的小朋友。在调查交谈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发现,很多游客是从外地专程来参观革命遗迹的。此外,一名老党员给实践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爱党之情感染了全体团队成员。针对调查问卷,这位老党员还提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充分利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资金投入力度,以便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发扬红岩精神。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团队成员走出校园感受革命烈士不灭的信仰,有利于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信念、在宣讲中坚定信仰、在观察中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实践团队成员青春力量,积极担当服务社会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助力红岩文化宣传、书写社会实践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9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真情慰问老党员 浓浓关怀暖人心
老党员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利于在“传帮带”中引导年轻党员立为民之志,习治世之才,实干担当,砥砺奋进新时代。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向老党员学习,感悟红色精神,发扬优良作风、传承革…
传承红色精神,开红色篇章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心情。我拿着宣传单,站在公园里的一棵树下已经很久了。虽然是夜晚,但是天气仍然很热,也很渴。发了一天的宣传单,大部分的人仅仅看了两眼,就匆匆离去,心情感到有一丝挫败。…
感恩资助,筑梦助学,励志成长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7日电(通讯员曹书瑶)为贯彻落实资助育人工作要求,深入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以资助政策乡村行,深入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确保各项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7月9号至12号,…
人文传媒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三下乡团队支教组举行开班仪式
为保证三下乡支教活动顺利进行,2021年7月13日下午,人文传媒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三下乡团队支教组于穆家村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了开班仪式。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学生人身安全事故,明…
走进侯家坡,探访村民生活
走进侯家坡,探访村民生活——水利学院“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发展状况调查”暑假实践队7月17日,为了进一步了解移民村如今的生活,我们踏上了通往移民村侯家坡的路程。炎炎夏日,也阻挡不了我们对未知的探…
“梦启朝阳•爱暖童光”
支教生活…
聆听吉爷爷的故事,传承革命薪火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实践队员于2021年7月18日前往吉爷爷家中聆听他最难忘的故事。吉爷爷讲述道:“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
琼崖革命历史精读——白沙黎、苗族人民武装起义
白沙县聚居着数万黎、苗族人民。他们长期受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对当地黎、苗族横征暴敛,敲诈勒索,任意奸淫凌辱和杀戮,使黎、苗族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一九四三年…
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青年担当传承红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宣传活动进社区,垃圾分类知识送上门
7月12日,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支援帮扶小分队”奔赴浙江宁波某社区,开展了以“宣传活动进社区,垃圾分类知识送上门”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重要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