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乐山7月16日电(通讯员 龚敏)7月16日,西华师范大学东方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乐山市沙湾区轸溪村采访退伍老兵张世民,旨在从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的视角来还原战争事实,走进参战老兵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宣传红色精神,向建党一百周年致敬。
张世民,1930年出生,于1953年3月份参军入伍,隶属23兵团,1957年复员返乡。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张世民荣获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张世民19岁,此时正处于国家百废待兴之际,许多同张世民一样年纪的青年满怀报国热忱,希望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听到国家在征集支援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的消息,张世民立马就主动报名。于1953年的春天,他随着与他同一批参军的志愿兵乘坐煤罐车奔赴战场。一路上,火车轰隆隆作响,张世民年轻滚烫的心也在胸膛里砰砰直跳。
此刻,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在20岁左右的年纪前来采访曾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的老兵张世民,即将通过今年已到耄耋之年的张世民的回忆,与20多岁的张世民进行一场跨越70多年的历史谈话。
张世民告诉志愿者1953年修建泰川机场的往事。当时,经过辗转,张世民所在的23兵团开到朝鲜后,立即进行了修建机场的战斗。广大战士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冒着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和飞机投下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危险,忘我地工作。他们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三面装车法、循环装车法和接力传递装石草袋法等施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因为要防止美军登录朝鲜,志愿军们在修建机场的过程中争分夺秒,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张世民看到当地许多人家的房屋被炸毁,觉得很气愤,他说由于自己出身农民家庭,是农民的儿子,在此情景下更能感同身受,所以不怕修建机场的辛苦。张世民谈到志愿军们把地堡建在悬崖上,以防止美国突击,牢固的地堡就像是于悬崖之上,盛开的一朵守望和平的花。
在采访时,志愿者发现张世民的听力情况不太好,经过询问才了解到原来是在战场上耳朵和眼睛落下了残疾。他那天坐在车上,一架敌机投下了炮弹,他和车内的战友急忙躲到车下。在这次突发情况中,他保住了性命,但眼睛、耳朵不幸因炮弹落下强大的冲击波而受伤。还有一次异常惊险的事件,至今仍令他记忆犹新。一个晚上,待12点吃过晚饭后,张世民值班结束准备离开营房,刚一走出门口外几步,营房就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毁,瞬间崩塌。张世民回忆起这些,仍觉得自己很幸运。
张世民于1957年退伍之后,在1958到1978年期间,在村里担任生产队队长和大队财务。村里有段时期,收成不好,村民没有吃的,张世民就自发地把国家给自己的补贴拿去为村里买红薯藤。在张世民的领导和村民的努力下,村里解决了温饱问题。回来的战友,一个成了乡长,另一个当上了书记,但张世民没有羡慕,而是在家乡当大队队长,安心扎根基层为人民办实事。他颇为自豪地向志愿者们介绍到,“那时候其他生产队一天赚4毛,我们能赚1块;当时也只有我们队买了柴油机,打米机,打麦机。”讲到这里,张世民虽然还是一贯的不苟言笑,但志愿者能从老人的嘴咧开的那一道缝,感受到他内心的欢喜与骄傲。
张世民由于受四清运动的影响,终身没有入党,这是令他感到很遗憾的一件事。志愿者们也替他感到惋惜。所幸,为人民奉献了大半生的老军人,在垂垂老矣,需要被照顾的年纪,也得到了政府的关心照顾。在政府的关心下,张世民补贴由开始的每月50多元,到现在1600多元,基本保证能安享晚年。听张世民的儿媳妇说,“老人九十多岁了,身体还硬朗,三天一次的赶场,场场他都要去嘞。”
返程的路上,透过车窗,能看见远处高高的青山环绕,闭上眼,那座地堡,那朵悬崖之花在笔者的心上缓缓绽放。珍惜和平生活,建设伟大祖国,是老兵张世民以自己的经历给志愿者们上的那一堂生动的一课留下的启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来日方长,后会有期。老兵张世民,后会有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8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