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探索袁集镇兰源生态农庄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陈晨

标 题:【乡村振兴】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探索袁集镇兰源生态农庄

作 者:陈晨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下乡;种植;就业

摘 要:安徽师大化材学院学子,深入兰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开展调研,采访了合作社理事长肖文兰。

2021年7月14日,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皖象更新·脱‘颍’而出”团队于兰源生态农庄展开调研。15名团队成员通过采访农庄负责人、合作社理事长肖文兰,以电话访谈、集体访谈、一对一访谈等方式探访当地特色产业与乡村建设情况。同时,通过探索阜阳颍州的样本,他们学习当地生态经济发展与乡村综合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专业与实践相结合。

产业要兴旺,乡村振兴是基石

“曾经的这里是一片荒地。”农庄负责人肖文兰向队员们说道,“我们决定在这里建设农庄,政府支持我们,为我们建设周边的基础设施,将袁集镇几个村子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将这片荒地建设成现在的农庄,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乡村产业要实现振兴,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设施都是重要的发展因素。兰源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占地110亩,地处于阜合园南侧的袁集镇郭王村和安徐村地界。该社有社员58户,以绿色有机的蔬菜和水果种植为主,致力于为阜城和周边城乡提供安全放心高质量的有机产品;是集餐饮、娱乐、休闲、水果采摘、果苗出售、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有机生态农庄。春华秋实的兰源生态农庄证明,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产业要发展,解放思想是前提

农庄负责人肖文兰曾经是一位下岗工人,想通过创业另谋出路。肖文兰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思路一变天地宽,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在这里建设了兰源合作社。这里春天繁花似锦、夏日果实饱满、秋日硕果累累、冬日鸡鸭肥美,一年四季,生态农庄都生机勃勃;同时农庄推出在合肥的农博会上广受好评的梨花膏、桃子罐头等特色食品。在疫情期间,肖文兰另辟蹊径,以帮助袁集贫困户销售蔬菜的方式解决了贫困户积压蔬菜过多等问题。在这之后,肖文兰确立了一个信念:经商,必须要开拓思想。她开始以每年每平方米二十五元的价格将土地承包给游客,种植自己选择的作物,让游客体验当农场主的感觉。并以每平方米五元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的贫困户作为管理费,加上他们在此工作所获的其它收入,每月可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目前建立的合作社有一百多亩地,解决了四十多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为农村不能上班挣钱的残疾人与走不开的人提供就业岗位。对于初具规模的生态农庄,肖文兰准备在农庄里面建立一个游泳池,创办一个游泳学校来教当地的孩子们游泳;也会饲养一些家禽和鱼类,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并在现有的规模上尽可能多的将土地承包给市区里的游客,给贫困户增加更多的收入。

产业要壮大,夯实基础是关键

产业之基越牢,产业链条越长,产业效益就能越好。梨花膏具有止咳润肺的功能,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在农场内部就有一条设备完善的生产线用于制作梨花膏。目前,梨花膏已被带到合肥等地销售,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售卖,销量可观,优良的品种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肖文兰说:“我们以后还会专门购买一些化验食品的设备,设立化验室,来进一步产品保障我们食品的质量。”坚持走产业化之路,不断提高农业产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有利于实现规范化、精品化。

在2017年初,合作社成员收入就已达到了100余万元,在2019年合作社又带动3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因此被授予“阜阳市巾帼脱贫科技示范基地”“安徽省农村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这篇大文章里的重要内容,兰源生态农庄先行先试,产业兴旺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是学习的榜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7月17日前往市场观察
2021年7月17日早上,今日实践基地没有开设工作,所以“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麻章区市场观察。这是队员们第二次来到这里了,主要还是观察不规范经营及一些违规现象。对比上次观察,发现违规现象已经不…
独辟新径,智汇乡村——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杭州余杭区径山镇2
2021年7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独辟新径,智汇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径山镇潘板桥村。在径山镇潘板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分队成员与预先联系好的村委书记进行了一段交流。…
凝聚青年力量 探索发展道路
【导语】:7月11日到7月14日期间,“镌刻百年历史,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舟山马岙博物馆和舟山马岱街道心亲侬研学基地,为了了解马岙的文化历史和探索乡村发展新道路,进行了采访和彩绘活动。为进一步凝聚…
打卡舟山博物馆,追寻红色中国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在这繁华盛世人们应当饮水思源,不应忘却曾经艰苦奋斗的红色岁月。7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红色故事记心间,红色文化我传承”党史学习实践团来到了舟山市博物馆,…
导医之行服务他人
【导语】:“导医之行服务他人。”“青春导医行,健康你我拥”导医服务实践团成员在定海妇妇幼保健院导医服务活动。为构建和谐医院,提高市民就诊效率,秉着“以病人为中心,以真情换理解,以微笑亮窗口,以…
践行志愿服务,推进疫情防控
深入当地社区卫生院,助力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安全地进行,进而为健康免疫屏障构建贡献力量,2021年7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赴资阳安岳教育关爱服务队队员于安岳县石羊镇当地卫生院积极助力疫情接种工作…
“微光”点燃,绽放光芒
7月16日,是开展三下乡文化支教的第二天。“微光”实践队支教组组员一大早就坐在电脑前,静待课程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进展如何呢?坐标位于广东省信宜市,支教组组员陈海燕,正在给一名初中生上物…
打卡舟山市博物馆,追寻红色中国
2021年7月12日,我们队员早早地来到了舟山市博物馆,在踏进博物馆的瞬间,我就被博物馆宏伟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几千年来先祖先辈们创造的中华文明,我内心不由得生出一股深深的自豪…
微微萤火照亮支教之路
不知不觉,我们来龙角山小学支教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飞快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仿佛我们是昨天才到这里来的。回首这几天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而且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给我们支教生活带来了无…
践行瑞鹏精神,争做时代青年
为了践行孟瑞鹏学长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做一个有意义的人,做一个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2021年7月1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鹏心聚火,唱响青春”社会实践队队员在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