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佛山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探访期颐老兵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杨璇 刘洪铭 赵佰湘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7月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梅美与共队来到三河镇梓里村探访有着71年党龄的103岁抗战老兵黄样华,学习老兵的精神品质,传承老兵的红色记忆。

黄样华,1918年出生,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人。幼年曾经目睹三河坝战役。长大后从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奖。前国民革命军第4军59师175团通信排上等兵。于1950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为黄样华近照

当队员们刚到达黄样华老兵住址,门前墙壁上“寿星之家”、“抗战老兵 卫国勇士”的牌匾映入眼帘,格外显眼,这是属于一位革命英雄的荣誉。进屋后队员们见到了等待已久的抗战老兵——黄样华。眼前的老人脸上布满褶皱,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倒也为他平添了一份柔和。虽然黄样华年事已高,但是他与人交谈时依然精神饱满,尤其是谈到战争岁月时更是神采飞扬,他的一字一句都那么的铿锵有力。“我爸爸每次谈起抗战年代的事情都无比激动。好在他的身体一直很好,九十多岁的时候还帮我带孩子。”黄样华的二儿子说道。

幼年时的黄样华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自小便辍学开始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1943年,黄样华当时25岁,被抓丁入伍送往梅县,后走路到韶关编入新兵连。据黄样华的回忆,那个时候上厕所要打报告,并且全程有人陪同,生怕士兵们逃跑。经过略微训练后,黄样华被送往湖南衡阳,补充到第4军59师175团通讯排当士兵。军长张德能,师长林贤察,团长陶富权,排长刘明春,班长侯发贵。随部队先在江西赣州驻扎,后又辗转到湖南长沙修工事约一年左右。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渡长江时,在安徽投降编入解放军12军104团任班长,1951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国。回国后在江西上饶复员,辗转多年,回到家时已经36岁。黄样华退伍后回家务农,在家乡梓里村任生产队长一直到改革开放。

图为黄样华为队员讲述抗战故事

黄样华老兵告诉队员们,他参加过的几场战役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者。黄样华回忆,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美军为了破坏和切断志愿军的物资运输补给线,飞机24小时在空中盘旋。为了不让美军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不能够正常作息,只能白天睡觉,晚上再小心翼翼避开美军飞机活动。并且,为了更好的隐蔽军队不被发现,他们居住在深山的山洞里。朝鲜的冬天非常冷,零下三十多度。对于中国志愿军们而言,无论多么大的雨雪,衣服潮湿了也只能继续穿着。当时的中国志愿军生活条件有限,双脚穿的是草鞋。难以想象的是在那么寒冷的环境下,裸露的脚趾怎么能经受得住冰凉的雨雪。对此,黄样华感慨道,他许多战友当时的脚趾血肉模糊,在战争结束后只能被迫截肢。当我们问到黄老当时在前往朝鲜的火车上是否会感到害怕时,老人家坚定有力地回答道:“不会,我们当时没有一个人会害怕的,大家都想着保卫祖国,保卫家乡,没有一个人害怕”。当我们听到这铿锵有力的回答时内心为之一震。是啊,那时候的人们有着太多我们不具有的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等优秀精神品质,现在的我们对于那个年代的事完全就是不敢想象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守护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走出来的道路,发掘先辈们的优秀精神品质,继承并发扬光大。

提起现在的生活情况,黄样华倍感欣慰:“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起过去真的好很多了,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有很多社区活动,政府对我也特别关心,每个月都有很多人来慰问、看望我。”黄样华老兵从头到尾都一直带着童真的笑脸与队员们沟通,还时不时拉着队员们的手,非常和蔼可亲。他不断地感慨中国共产党的好,说到激动时还用肢体动作强调。他还强调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日后的栋梁。不断地鼓励队员们要积极地跟着党走,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作贡献。

图为黄样华老兵所获荣誉

如今,黄样华虽然已是103岁的高龄,但是从与他的交谈、他的精气神中,队员们彷佛可以看到他年轻时候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意气风发的样子。抗战老兵是革命英雄,他们参与过艰苦卓绝的保家卫国的战役,他们是人民的守卫者,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都是学习的榜样。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用在革命斗争中心惊胆战,不用在战火纷飞中饥寒交迫,不用在枪林弹雨中以命相博。现在的我们在精神觉悟上距离前辈们太远太远,唯有讲好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守护他们的心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6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初入新团队,踏上新征程
初入新团队,踏上新征程这个夏天,作为我来到夏天的第一个夏天注定不平凡,我有幸参与了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了宣讲组中,作为我第一次正式的社会实践,这即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
最美渔村 南洞艺谷
最美渔村南洞艺谷“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气息的渔民画和一件件精美实用的手工艺品吸引着总书记,习近平频频驻足欣赏。称赞这里青山绿山,环境优美,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传承百年…
浙江学子:访艺术密谷,悟进步经济
访艺术密谷,悟进步经济为了体悟时代特色,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的原因,并增强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2021年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传承百年华章,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的队员们前…
党建引领强信念,振兴乡村树理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假日学校(北碚)心理班会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挖掘乡村资源,让城市中的孩子看到乡村力量,继参观重庆市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实践团成员针对社区儿童开展以“党建引领,振兴乡村”为主题的心理班会…
三下乡|7.15调研心得2
今天阅读《“后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趋势、挑战与思路》,了解到我国扶贫事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因为返贫的发生正在“侵蚀”脱贫攻坚成效的同时,也不符合社会主义…
安塞腰鼓绝天下,不朽文化永流传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腰鼓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
传承革命精神 肩负时代使命
7月14日,池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西南昌市“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党史学习实践团,受邀前往南昌市高新区图书馆开展党史知识分享交流会,图书馆在当地招募了50名小朋友参加交流会。此次交流会的…
浙江大学生三下乡:融入新团队,踏上新征程
融入新团队,踏上新征程这个夏天,作为我来到夏天的第一个夏天注定不平凡,我有幸参与了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了宣讲组中,作为我第一次正式的社会实践,这即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
梦起动员大会,缘结演示文稿
梦起动员大会,缘结演示文稿【导语】安全措施、意外保险样样不能少,通讯作文、演示文稿样样都得好。为了让宣讲团党的队员们宣讲更加自信,让队员之间关系更加紧密,拧成一股绳,2021年7月10日,浙江海洋大学…
河师大学生走进红色信阳,传承红色基因
河师大学生走进红色信阳,传承红色基因一砖一瓦凝定革命精神,一步一顿唤醒红色基因。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处“追寻红色记忆,谱写青春华章”信阳志愿调研队近日抵达信阳开启红色研学旅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