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为破坏和保护不当等种种原因,古建筑的遗迹再难寻觅。消失的古建筑不但是城市之痛,更是一个国家文化之痛。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不但体现在风俗地貌等方面,也体现在独特的建筑文化上。在古建筑日益消逝的当下,为探究黄河流域独特的建筑人文,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迹韵”团队与7月13日至7月14日踏上了前往十三朝古都洛阳市老城区寻找古建筑之路。
老城区是洛阳市内现存古建筑数量最多的地方之一,迹韵团队知晓后踏上了寻找古迹的路程,通过探访老城区的当地居民,确定古建筑数量和大致位置。
图为队员与当地老人交流,寻找古建筑
古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自信,当地居民向队员们介绍洛阳当地古建筑的同时,更是对自己所在城市—洛阳的宣传,他很高兴队员们的到来,并希望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能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团队成员们首先来到了隋唐时期的应天门遗址,并发现遗址处的某处便殿正处于修护阶段。应天门作为隋唐时期的洛阳皇宫,位于黄河流域的洛阳,不难发现,历代都城都于大河流经之地,黄河作为古国文化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前来参观的游客了解到,应天门于夜晚会开展不同主题的灯光秀,其中有一主题为“寻梦黄河”的3D灯光秀,黄河之水贯穿始终,历史文化与黄河文明贯通融合,展现黄河在中原文化的历史变迁。
图为成员们于应天门遗址处考察该遗址的维修情况
随后队员们通过寻访,来到丽景门遗址处。
途中偶遇一位当地大爷,在当队员们询问该处是否为古建筑时,大爷遗憾的表示,此处虽然是隋唐时期古建筑遗址,经过时光和战火的洗礼,原先的建筑早已被摧毁。随后队员们进入城门后,通过阅读该遗址的介绍等发现,该处丽景门遗址是于2002年在原址上复建的建筑。
图为队员们阅读丽景门遗址简介。
对遗址重建队员们有的觉得遗憾,遗憾未能见证真正意义上的“古”建筑,而有的成员则表示庆幸,庆幸在当代人仍能见到曾经消失的遗迹。恍若跨越时间来到千百年前的丽景门,看城中人声鼎沸,唯一的区别或许只是城内人们的服饰不同吧。
华夏文明,根在洛阳,古都神韵,尽在老城。丽景门遗址的保护只是老城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缩影,古称换新颜是之后更多古建筑的必经之路,当代人能做到的,则是尽量保护古建筑免受人祸,不受破坏。迹韵团队通过几天寻找古迹的路途更有体悟。黄河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黄河流域的建筑得到重点保护,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则更加顺畅。在黄河流域中,洛阳是现存古建筑较多的城市之一,洛阳的的古建保护情况,恰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古建保护的现状。传承黄河文化及保护周边古建筑,需要我们这样的当代青年尽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5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