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魅力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 文章作者:虞佳贝 文章时间:2021-07-15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由于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嵊州成为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如同一条从过去流淌到未来的人文之河,留住了城市的记忆,延续着历史的文脉。在这人杰地灵的嵊州,孕育出了竹编工艺。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2021年7月15日,宁波财经学院魅力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这一方天地,开始传承之旅。
嵊州竹编始于战国时期,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见长,形成了嵊州竹编独特的风格。传统的竹编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竹编技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善而流传至今。今日,魅力传承团队来到嵊州文创主题馆参观,近距离感受竹编的魅力。
一走进文创主题馆,成员们就被中陈列的展品所吸引。映入眼帘的是竹编灯笼、竹编篮子、竹编宝塔、竹编孔雀……这些竹子编织成的小动物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钟就会活蹦乱跳出现在大家面前,让人很难想象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竹子编织而成的。最让人震撼的当属大型竹编作品《昭陵六骏》,六匹形态各异的骏马气势恢宏,形象传神,成员们在这幅作品下合影留念,通过照片的形式将这一美物留念于心。展厅中摆放着的竹编装饰画,生活用品等也都精巧别致、引人注目。文创馆的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述了这些竹编作品的来历、制作工艺等,使大家对竹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魅力传承团队此次的嵊州之行,深入了解了竹子、竹编工艺以及中国的竹编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不易。竹编匠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编织,只为将竹编文化传承下去,魅力传承团队坚守传承的初心,相信他们塑造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5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