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细品农耕文化——记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假日学校(北碚)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参观活动

来源: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作者:张欣畅 池雨濛

为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掘农村文化价值,让城市孩子收获城市生活中无法习得的技能和品质,7月10日,北碚区部分社区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到达集合地点,在教育学部团委书记李晶晶老师和实践团队员们的带领下一同前往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

重庆市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地处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由农业生活馆、农业生产馆、民俗竹器馆三部分组成,是由退休老教师刘映升先生一家自建的小院。正如刘刚馆长今天与孩子们所说:“我们陈列馆更像一个家庭,这里有石瓦的平房,有种植地,有养殖场,我们用最传统的农耕用具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里是一片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净土。”

学农耕文化,品巴渝之韵

在陈列馆中,志愿者郎梓璇为大家介绍了农耕馆的参观事项,初步建立起孩子们对农耕“遗产”的敬畏之心。随后,在刘馆长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农耕馆,听刘馆长介绍各种饲养石器的结构、水车运行的原理,听读书之人当知劳动人民“脚板磨破心磨碎,奈何久旱天不雨”的艰辛,体味牲畜、粮食的来之不易;亲身体验风车筛谷,过滤谷物中的杂质,探索风车的“风”之所在,于推拉转动之间感受劳动的快乐;读民俗诗,是犁“养我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深悠悠”,是吊筛“雇个丘儿为米匠,擂谷筛米是内行”,每一个器具,都有属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小诗。馆内还陈列有立柜、煨罐、粉缸、棕棚子、凉板等传统日常生活用品。于吟咏中,孩子们学习了乡村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加深了对农村资源的理解,立志在这片人为留存的净土上,深入践行劳动教育。

忆故乡之思,传农耕文明

体验之余,实践团一行与孩子们共看视频《思乡》,视频中介绍了老馆长刘映升眼中的蔡家——一个曾经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却在城市文明的推进中逐渐变得遥远而陌生。为了留住乡愁、守望故乡,老馆长搜集了一千多件农耕用品和农村日常用品,进行物品维护工作,并为每件物品配上打油诗,向大学生、市民宣传农耕文明。在刘映升先生看来,农耕文化承载着农村的智慧、乡村的文明。传统农耕中承载的记忆与文化,从追寻到守护,从守护到传承——从老馆长刘映升先生手中传到刘刚先生手中,也逐渐融入到周边城市孩子的教育中,于教育中,让孩子们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明白挖掘乡村资源的价值与意义,让乡村通过自身的价值反哺城市,利用自身的价值走向振兴!

结缘草把龙,体味乡村美

在《思乡》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草把龙的制作,一根根稻草在农村人民的手中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竹子和木头、石头和泥土各有所用。为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乡村资源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志愿者李劲佚带领孩子们上演了《草把龙复活记》。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开始选草、制作草把龙,一根根普通的稻草,在手中上下翻飞,纵横穿插。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培养了基础的动手能力,通过不同部位的组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践行了实践团素质教育的理念。社区的孩子们,他们都是“龙的传人”,深入农村,探寻“龙的精神”,在稻草的穿插过隙中,农村人团结一致、细致耐劳的精神在孩子们心目中生根发芽,也让实践团的成员看到农村资源之于教育的重要之处,更加坚定了他们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初心!

转眼间已过十二点,所有人员围坐圆桌,享受丰盛可口的农家饭。有了参观的体悟,孩子们对于简单的农家饭已有了新的理解。在陈列馆的参观中,在孩子们体验劳动的笑脸中,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乡村优秀文化对孩子的吸引力之大,以乡村资源为原料丰富城市教育内容的重要之处。农村资源是土壤,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农村资源是营养,是丰富教育内涵的原料。于教育而言,从来没有单向的城市精准扶贫乡村,于新时代的教育者而言,发掘农村资源早已势在必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1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共同富裕青年行

共同富裕青年行为了将共富村致富密码进行推广,提高各区域的共富信心,2022年7月11日,“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吉北社区开展活动。在此之前,团队负责人提前联系好了社区……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与时代同频共振,让青春绽放光芒

与时代同频共振,让青春绽放光芒为了巩固实践成果,并将乡村的共富密码进行推广,2022年7月10日,“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全体成员共同完成去吉北社区前的准备工作。早上8点,实践团的……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山水妙境”,激活共富基因

品味“山水妙境”,激活共富基因2022年7月9日,“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成员进行妙山村之行的后期收尾工作。参加此次工作的有两位团队负责人和俞怡朵、俞可欣、宋凯、陈琳、楼淑洁五……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妙在此山间,美在乡村里

妙在此山间,美在乡村里7月8日,团队负责人陈安琪和葛婉晨带领我们实地走访了妙山村。虽然今天的实地考察路程远、任务多、时间紧、天气热,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也从中锻炼……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守住绿色,“妙”手回春

守住绿色,“妙”手回春为了提高实地考察的效率,尽快了解妙山村的共富特色。2022年7月7日“寻根乡行,青春助力”暑期实践团开展探访妙山村的前期准备工作。参加此次准备工作的主要有两名……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走新时代“丝潞”

不忘初心,走新时代“丝潞”——实践团探寻“丝韵水乡”2022年7月4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负责人陈安琪、葛婉晨带领第二分队前往八里店镇潞村进行实地考察。早……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绘制乡村风貌,徜徉“新丝潞”

绘制乡村风貌,徜徉“新丝潞”-实践团对潞村考察成功进行后期制作2022年7月6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团队负责人的领导下,对八里店镇潞村的实践成果进……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全神贯注,精益求精

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实践团成员共同完成后期工作2022年7月3日,团队负责人葛婉晨、陈安琪带领“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全体成员参与到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工作当中。此次工作任务是对…… ￴ ￴ ￴ ￴￴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淬炼正当时!商学院第十六届干部骨干培训拉开帷幕

4月11日晚,商学院第十六届干部骨干培训开幕式于第三教学楼101学术报告厅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王鹤、学工办主任陈攀、党建组织员…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Magic Box·心语盲盒”活动

四月春光,演绎神奇添幻彩;满台妙计,诠释魔术绽华光。为强化社交活动,塑造温暖社群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奇幻魔术活动将于…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2025年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数韵青春,语润师情”普通话

(通讯员:田爽)4月16日下午,由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数苑”学习发展中心“数蕴强师”计划工作组与数统…

外国语学院2403团支部四月主题团日活动: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

外院2403团支部四月主题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春挺膺(通讯员徐爽)值此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引导团支部成员增强国家…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303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张靖瑜)为学习贯彻关于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深刻认…

最新发布

走进村民,了解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7月12日,“一米阳光”实践队再次进入留垌村,队员们带着调查问卷进入留垌村的每家每户,了解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在调研过程中,村民们十分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当谈到村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时,村民热情地…
搭建法语桥梁,创建幸福人生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7月12日旭阳社区课程在孩子们的阵阵朗读声中拉开了帷幕。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在第一节法语课堂中,小姜老师、开开老师和全体学生一起了聆听耳熟能详的歌曲…
“心之源”画画静心 静神 静气
7月11日下午14点心之源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带领小朋友上绘画课啦,今天老师准备了食物的素材,有蔬菜,水果,包子,面包,糖果等等,确认上课人数之后,小朋友们就正式开始上课啦,老师用小黑板把每一种食物的大…
心理成长报告
心理成长报告有点遗憾,进入湖北师范大学,迷茫之余,也期待着那个幼稚的孩童学会自我成长,渴望着大学里的那个他变得勇敢,落落大方,不再怯懦,炫一场靓丽的自我介绍,侃侃而谈着未来规划,散发出独挡一面…
对儿童的教育问题深刻探讨,长明国家之光
7月12日,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米阳光”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第四天。在村干部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我们的不懈的努力,宣讲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宣讲结束后,我们融洽的畅谈了关于村子的未来。至…
行未来星火传递即将落幕
7月12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行未来星火传递暑期协同城市与环境学院关于对2021本院系的毕业生进行团关系转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没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已完成团关系转接。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
接受通讯稿培训,踏上问卷调查新征程
(通讯员吴进2021-07-11)2021年7月11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调蒲公英实践队队长周舒、宣传组组长汪琪、投稿组组员张聂岳共同主办了通讯稿培训会议,参与此次会议的还有实践队其他成员。19时,实…
红星照我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2021年7月11号,“红星照我心”三下乡实践小队在人民公园开展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
各方齐努力,共创祁剧新未来
大学生网报邵东7月12日电(通讯员向轶锦)2021年7月11日,邵阳学院“祁剧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实践团赴邵东市文化馆采访周美彦馆长,更加深入的了解祁剧在邵东的传承与发展情况。湖南省邵东市文化馆是邵东市人…
救“命”疗“心” ——守护同一个健康
救“命”疗“心”——守护同一个健康本网讯(通讯员:卢奕霖)2021年7月10日,由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宠获新生”社会实践团来到郑州市的一家宠物医院,进行暑期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