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龙雨林)葱茏的绿和着蔚蓝的天,染上了独属于开慧镇的红,即使在灼灼烈日下,也可以在露营基地的民宿里寻得一隅清凉。7月10日下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长沙县开慧镇社会调研团如期前往民宿主杨红女士的“一号栋”。
“我帮你们把空调打开吧,咱们坐在这里谈。”杨女士用亲和的语气,开启了围绕“女民宿主”的对话。作为开慧镇本地居民,47岁的杨女士经营民宿已七年有余,初见她时,给人以亲近且干练的感觉。谈及如何成为当地第一户经营民宿的家庭时,杨女士这样说道:“当时我们家刚刚把房子建好,慧润露营基地的老板看中了我们的房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当然,经营民宿这种重大的决定绝不是个人的仓促之举,而是经由杨女士和丈夫共同协商与斟酌才敲定的。杨女士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关于民宿的经营与打理,几乎是由杨女士一人完成。
家里没有另外雇人打理民宿,无论是接待客人还是打扫卫生,都难不倒杨女士一颗积极的心和一双勤于实践的手。“我的孩子今年23岁了,不太需要我操心,所以我就在家专门经营民宿。”杨女士又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了家庭经营民宿的整体情况:“他就做他的兽医,我就干我的这一行。”如此一来,无论是丈夫还是杨女士本人,都在这个三口之家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家庭的融洽、事业的顺利让眼前的这位年近半百的女士,隐去了岁月琐碎的叨扰,显现出生活滋养后的自信。
“本来家里种植一些农家菜、养几只土鸡是为了自己吃,但是客人有时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就会提供给他们。”关于民宿所衍生出的附产业,杨女士是这样解释的。多元化地满足住客需求,当地风情与民宿运营的有机结合,孕育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好口碑,扩大了潜在的回头客人群体量,同时也获得了一部分额外收入。供给与需求的完美契合,也正体现出这一经营模式对当地乡村振兴所辐射的积极作用。
当问起民宿的客流情况时,杨女士平淡地回答道:“今晚已经开满了,包括今晚已经连续八个晚上房间属于被订满状态。”似乎“被订满”、“无空房”已经成为了常态,才让杨女士提到民宿经营情况时丝毫不显炫耀之意。暑假来临,恰逢旅游旺季,但即使在淡季,民宿也会有住客预定。
自经营民宿之始,家庭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每户的幸福感在逐渐提升,这都离不开“6:3:1”的经营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民宿所带来的利润,民宿主可获60%,企业分红30%,剩下的10%则是村集体占有。杨女士还补充道:“第一年我们是这个模式,但从第二年开始是由企业按月给我们支付工资,每个月两千多一点,用来当作招待客人、打扫卫生的薪酬,除此之外企业每月还会付给我们房租,最开始3000一个月,之后每两年递增一次,一次递增150,现在已经是3450一个月了。”
这些可喜的数字,体现的都是企业和政府强强联合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福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以小见大知当地振兴图景。像杨女士这样的女民宿主,当地还有不少,“我们家是第一家,后来陆陆续续又增加了几家,可能是看我们家经营得还不错、有利润回报,慢慢就都开起来了,那些没有工作闲着的妇女不再荒废时日,都有工作可做了,主理民宿的大部分都是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从杨女士愉快的语调中,深刻体察到了开慧镇致力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决心和带动妇女勤劳致富的妙心。
环顾这幢中西式结合的房宇,深棕色的外墙体点缀着沁人心脾的绿,这些长势良好、打理整齐的绿植全是在杨女士悉心栽培下生长起来的。说起这些生机盎然的小盆景,杨女士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滔滔不绝:“我平常的爱好就是养绿植、弄花草,这些绿化都是我自己的点子,自己喜欢所以自己培养。”她指着桌上的百合花,情绪显然高涨了起来,“我还遇到过住客是湖南农业大学退休的教授,他还特意教我如何修理玫瑰、月季的枝,我喜欢和有养花经验的人交流,后来我学会了自己去网上查资料,了解了买回来的绿植要如何培养之类的。”
生活不再只是茶米油盐的单调,还有偶然巧遇的诗意,杨女士的闲暇时光便更多的是与这些花草相伴。借着民宿主的身份,有机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这些都使得杨女士视野更加开阔,见识也增多了,尤其遇到也喜爱花草的住客,那更是喜上添喜。一家人,一栋楼,一片绿,一方生机与和谐。民宿经营使得杨女士的时间过得格外充实,没有了荒废时间的虚度感,有的只是忙碌、劳动带来的充实感。
“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企业也提供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我们当然是希望游客越来越多,把这里的招牌彻彻底底地宣传出去。”杨女士最后向我们表达了她朴素的愿景。开慧镇所依托的红色资源,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为红色信仰熏陶,二为假期娱乐消遣,这些都使得像杨女士这样的人群成为了生活实干家,房屋不再是普通的房屋,摇身一变成为了“民宿”,成为了生财的沃土,也成为了女性价值的归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97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