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传承非遗,青春助力实践队的各地实践队员们分别走访了信阳毛尖,驻马店打铁花,和许昌筹音乐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信阳,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信阳博物馆的茶韵天香展厅了解信阳毛尖文化。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毛尖的制作工艺分为筛分、摊放、杀青、揉捻、解块、理条、初烘、摊凉、复烘等多道工艺。老百姓称之为「三绿三鲜」:干茶翠绿、汤色嫩绿、叶底碧绿,汤色鲜亮、香气鲜嫩、滋味鲜爽。
在驻马店,实践队员们拜访了确山市打铁花队员黄武胜。据了解,打铁花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确山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打铁花涵容了道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许昌,实践队员们拜访了筹音乐传承人张大彪。据传承人说:筹音乐是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的,从北魏时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许昌地区的筹音乐也有200多年的历史,道佛乐合一并吸收民间曲艺戏曲曲牌、地方小曲等音乐元素是许昌筹音乐最鲜明的特点。其次,在传承方面他还说:对筹及筹音乐的传承保护,将充实和完善中国乐器发展体系。筹曲源于寺庙活动,但几十年来,随着时局的发展,寺庙活动日渐减少,规模也越来越小。大部分时间活动于各种民俗礼仪之中,如殡葬、婚嫁、祝寿、生子、寻根祭祖和节日、庆典等。所以筹音乐不仅保持了凝重、庄严、肃穆、神秘的宗教风格,同时也融入了慎重追远、喜庆欢快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
在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寻中,实践队员们学习到了很多文化知识,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定会再接再厉,继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