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青春助力”社会实践队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7月9日,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传承非遗,青春助力”暑期社会实践队部分队员在家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调研活动。调研活动结束后召开线上会议进行工作汇报、分享经验。
实践队员分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剪纸与泥塑、筹音乐与打铁花进行了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中队员们艰苦奋斗,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为后期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队调研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信阳毛尖使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信阳博物馆开展,采访对象是信阳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的刘雨娴女士。她带领实践队员了解了信阳毛尖茶制作工艺,实践队员了解到,早在唐朝时期,信阳茶叶生产发展进入兴盛时期,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来到了禹州市专访了剪纸传承人徐光豫先生,徐老先生出身于剪纸世家,天资聪颖,对剪纸有着独特的情感。实践队员参观了徐老先生的剪纸作品,他的作品剪刻精细,构思独到,不喧不闹,一气呵成,其中自有一种高雅、淡泊、清远之气,达到一种新的高度,一种新的境界。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这也是剪纸的文化内涵与魅力所在。
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来到了禹州市采访了泥塑传承人薛明智先生,欣赏了薛老先生的泥塑作品。了解到薛明智老先生出生于禹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生活艰辛,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小学毕业后,他开始自学《针灸基础》、《黄帝内经》等,为人民群众义务看病。后来迫于生计,他做过古装戏服,搞过建筑,创作过诗歌,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都对他以后研习泥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筹音乐是传统民间艺术活化石。筹形似竹笛和箫,却为斜吹,音质介于笛与箫之间。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来到了鄢陵市参访了筹音乐的传承人张大彪先生,张大彪先生跟随父亲张福生学习吹筹,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践队队员欣赏了张大彪先生的筹演奏,清脆、明亮、柔和优美鄢陵的“筹”音乐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曲目丰富。
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来到了驻马店确山采访了打铁花表演队队员黄武胜先生,据黄武胜先生说,确山打铁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共同发展形成的结果,世代传承、相沿成习。其中还蕴含着道教文化的思想,时代的发展是道教文化不断世俗化,融入到百姓各行各业中。
相信在实践队员的不懈努力下,与传承人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李正洁
2021.7.9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86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