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记者 张华 周琪)7月16日化工学院赴河口镇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对当地的农户和农技站进行了走访,调查了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
调研团队沿着农田分布较多的公路进行了走访,发现种植的类型主要以水稻为主,然后对正在农田务农的村民进行了有关询问。大部分的村民表示他们只知道自己使用的是环保型农药,但是农药具体的剂量和品牌并不是特别清楚。同时调研的队员发现这一大片地区的村民都是在这附近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购买农药。于是队员们风风火火地走到农技站点,根据该农技站的老板描述,他自己曾经在湘潭县农业局工作,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退休后在这开了一家私人的农技站,这附近的农药基本都是从这出售。较为常用的农药有杜邦康宽、吡蚜酮、爱苗等等。这些大部分都是进口农药,高效低毒。平时他都会指导村民对于农药的选择、搭配和用量。
接着队员们搭车前往了10公里外的古塘桥村。很快调研团队就找到了当地的农技站,该地的农技站老板是一对夫妇。该夫妇表示该店受政府支持,这整个村的农药基本都是从这里出售,也会对村民进行农药使用的指导,至于农药的类型和河口镇附近的基本一样。当队员们询问这些常用农药的毒性的时候,老板则直接拿起一包名叫“杜邦康宽”的农药连包装直接塞进了嘴里,队员们被老板这一夸张的举动吓愣了,老板把农药从嘴里拿出来,说这些农药对人体没有什么毒性,村民们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的产量是直接的判断标准,而对于粮食的种植,农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今天对于河口镇农药的使用情况的调查是三下乡了解农村生活的重要一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