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在甘肃天水发现的西汉墓穴放马滩汉墓中就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纸头。但是纸质比较粗糙,属于麻质纤维纸,并不是很适用于书写,并且技术年轻,造价昂贵,但是在东汉时期我国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纸质开始变得细腻,成本逐渐的降低。(开创了以树皮、破布、麻头、鱼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专了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称属为“蔡侯纸”。从此,纸逐步取代了竹木筒和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前括号内引用百度)。接触过国画和书法的朋友都会被宣纸的细腻,薄以及它好的出奇的洇墨效果所折服。成为书写绘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要说起宣纸的由来故事还得从一座小城说起。
宣城,位于安徽东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但是在国画、书法家的眼中这个城市有着他独特的色彩。要最好的笔的去湖州,要最好的章石要去寿山,要最好的砚要去歙县,要最好的纸当然要去宣城了。因此宣城赋予了中国传统书画用纸以一个新的名字——宣纸。
宣纸的年代,一直可以追述到东汉蔡伦的弟子孔丹,来到皖南开设纸厂。原料是当地常见的树种——青檀树,人们发现这种树的作出来的纸头颜色非常白,质地好。于是开始用这种树批量生产。
首先农民会把青檀树劈成丝,带到山坡上去晒。这是木头能够作出质量上乘的宣纸的必要保障。青檀树皮采下后,被运往石坡上晾晒风吹雨淋了六个月后,杂志几乎完全分解,留下纯粹的植物纤维。这也是宣纸为什么可以长久保持而不会变质的很重要的原因。
据资料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红星造纸厂斥资2000万想要将宣纸的制作简化机械化。但是使用者却明显的感觉到这种机械纸和手工纸之间的差距,所以到了机械生产高度繁荣的今天,宣纸的每一步制作还是非常依赖人工,尤其是在捞纸过程中,机器制作无法完成第二帘水补浆的工序,造出来的纸洇墨效果不佳,补浆需要捞纸艺人用自己的经验控制纸头的厚薄。这道工序让宣纸有了更加好的质感。和洇墨的性能。适合国画的绘画和书法的书写,千百年来手宣城的宣纸广受书法绘画家的喜爱。这也是因为国画书法是非常感性的艺术形式,这种感性的制作给予了使用者一种良好的感觉。
当然,虽然捞纸是最核心的技术(最挣钱)但是捞纸却是一道非常苦累的工序,据我们的捞纸师傅说就算有更多道报酬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从事这个工作,捞纸工需要早起晚归,并且长时间在水里捞纸和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手部的溃烂会非常严重。在国营红星造纸厂还有规定每一名捞纸工人必须每天捞纸1000张才算一个工期,所以在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下这个工作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每年有多少青年来到纸厂,又有多少人默默的退了出去。
当然一张宣纸的好坏也有他的检验标准,首先是检验员的严格要求,“检验员的火眼金睛永远能够看到你看不到的毛病”捞纸工师傅这么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使用者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型的纸厂在定时会邀请一些书画家来参观和使用宣纸。
宣纸的种类繁多,宣纸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宣纸原纸和加工纸,按纸面洇墨程度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熟宣,按原料占比可分为棉料、净皮和特净,按厚度可分为单宣和夹层,按纸纹路可分为单丝路、多丝路、罗纹、龟纹等。其中生宣纸和熟宣纸在生活中往往会有创作用途的区分,比如工笔画一般会用熟宣,写楷书行书会用半生熟,而写粗旷的张迁碑这样的隶书以及石鼓文这样大篆时往往会拿生宣纸来写。那么生宣纸和熟宣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是刷明胶这一个步骤,生宣纸几乎是没有添加剂的,而熟宣纸需要在生宣纸的基础上添加明胶来减少它的洇墨性,适宜画一些精细的画。
当然除了质量上成之外,安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明清徽商在中国的活动很有效的让宣城的宣纸走向全国各地,有了自己的口碑和名气。但宣纸在随着自来水笔、铅笔和其他书写工具的大量代替毛笔使用后,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除了学国画和书法之外没有多少人会去接触这个比普通纸贵得多,并且不适宜除毛笔之外其他书写工具书写的纸。但是出了历史意义之外,宣纸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和特点。它的颜色带着自然的淡黄色,给人一种非常自然的感觉,给人稳定安和的感觉。宣纸朴素中带着高贵,而高贵中无时不刻的散发着可贵的平凡。宣纸虽然有非常强的手工依赖,但是在我们这个物质资源充足的时代,对手工的追求又慢慢的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对手工的依赖造就了宣纸非常安全的特点,没有任何污染和添加。契合了我们当今社会所追求的安全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宣纸会再次以崭新的姿态走进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6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