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人杰)谭清何是一名退役老兵,今年已有七十多岁,这位花甲老人于1971年冬天参军,1978年退役。
老兵,在我们身边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他们大多数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而每一位老兵都值得我们敬重,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革命精神的沉淀,是不朽的传承,老兵不会消亡,只会逐渐凋零。
采访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进行的,一早知道要接受采访,老人在那天喝了几两小酒,借着酒劲,老人诉说起曾经参军的经历,谭清何在初中的时候退学,进入了部队,凭着自己学习过的修理手艺进入了部队的后勤修理部,给汽车做维修,给部队制造枪支弹药。谭清何告诉我们,在部队里面纪律大于一切,新兵刚刚进入部队就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队训练,那是进入部队最刻苦的时候,在地上抹灰擦土,没有准备好吃苦耐劳,没有奋斗的精神是完成不了那种磨练的,经过三个月之后生活就没有那么的严格了,但是纪律仍然是军队里最重要的事情,军令如山,在部队里,首长的一切命令都必须达成,下令在泥坑里趴一天就要趴一天,少一分钟都不行,下令往前冲就必须冲,退一步都不行,你不拿枪,我不拿枪,谁来保卫国家,谁来保卫家呢,谭清何参军七年,一共受到部队褒奖七次,党部褒奖一次,在部队尽心尽力,一心只为保卫国家,即使离开部队五十多年,心里也一直想着部队,挂念着他的老班长。
后来老人跟我们说起他心中一直有着的一个遗憾,1978年党安排了退役的事情,将他调到自己家乡成为了村支书,为乡亲们服务,可是没想到退役的第二年中越战争爆发,他只恨时运不济,自己没能亲自上战场,为国家效力,可是看着自己的家乡在逐渐地繁荣起来,他不曾后悔,服从党的命令就是他一生的使命,谭清何也一直鼓励自己的后辈去参军,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参军不仅是荣誉,也是机遇。
如今硝烟散去,老兵卸甲归田,他们是活着的纪念碑,是不曾离去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努力为我们拼出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岁月,更得努力去拼搏,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63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