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连理工大学——连理学子共赴满铁实践团队近代史社会实践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 作者:繁华落尽

满铁的历史背景

日本占领辽东后,在占领地设关东都督府,对已建成区域的道路建筑进行大规模改名行动,并继续扩建城市。直至二战结束、日本投降,中国收复辽东,绝大部分广场及周边原有建筑保留至今。

1906年日本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作为在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侵略活动的指挥中心.“大和旅馆”是“满铁”为扩展业务,由“满铁”株式会社运输部旅馆课在南满铁路沿线建立的连锁宾馆.大连“大和旅馆”便是由“满铁”新建的一座被誉为“‘满铁’最辉煌的建筑”的宾馆.大连大和旅馆现为大连宾馆,坐落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4号,位于中山广场南侧,始建于1909年6月,1914年竣工,大连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于1907年4月在大连开业,是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代替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垄断机构。“满铁”在中国东北的38年间,以经营铁路为手段,野蛮掠夺中国财富,榨取中国人民血汗,东北人民饱受其奴役和剥削。

实地考察了解情况

在2021年5月14号,实践小组开展了实地实践考察,实践小组从大连理工大学西门出发来到大连满铁旧址陈列馆,对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察。首先我们去了大连满铁旧址陈列馆,它位于中山区安阳街,1924年1月25日由满铁出资始建,该建筑群由剧场和俱乐部(含训练场、活动室)两栋建筑组成。满铁时期总称满铁协和会馆,总建筑面积6,143平方米。1953年,改称大连铁路工人文化宫,隶属沈阳铁路局大连分局工会领导。今直属沈阳铁路局总工会领导。紧接着我们观摩了满铁大连社员俱乐部旧址,它在总部东侧处,现今以大连铁路文化宫之名被熟知,内部具有剧场,会所,体育馆等设施.随后我们参观了大连满铁旧址图书馆,它在鲁迅路斜对面,不过这里可不是读书的地方,里面放置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珍贵的文献,该图书馆旧址还是《你好,之华》的拍摄地,这应该称得上是图书馆旧址的辉煌了.最后我们看到了关东银行旧址,它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是日本中村与资平事务所设计的,建筑钢混结构,具有折衷主义的罗马古典建筑风格。改为大连中国工业银行办公楼。后改为大连银行总行行址。

考察总结

正是在这段曲折屈辱的历史中,大连人民饱受侵略者的压迫和压榨。新中国成立后,建于2007年的满铁旧址陈列馆收集了大量“满铁”时期的实物和图片,以铁的事实向人们展示了“满铁”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以此警示国人要牢记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建馆以后,成为沈阳铁路局大连地区各相关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九一八纪念日,大连地区铁路所属单位都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该馆也作为大连铁越集团一个特殊的窗口对外开放,接受游客的参观,承担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2015年7月,大连满铁旧址陈列馆正式成为辽宁省、大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时,附近的满铁建筑群也得以保留和改造,意在警示后人这段屈辱痛苦的历史,提醒着后人这份对侵略者的控诉绝不可以被忘记。历史应该被铭记,屈辱的历史更应该被铭记。作为大学生理应牢记国耻振兴我中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54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经验分享,一路同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瑞达奖学金颁奖典礼暨学弟学妹请听好”主题活
2021年5月9日下午2:30,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瑞达奖学金颁奖典礼暨学弟学妹请听好”主题活动在南岸校区图书馆视听说阅览室顺利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瑞达有限公司领导夏林、周小英、李兵、王…
中矿大 信控学院积极举办科普小视频制作大赛
为了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频创新思路,同时丰富羽翼网络支教团对口支教的孩子们的课余生活,4月15日,信控学院团委科技创新部携手中国矿业大学羽翼支教团在线上举办了科普小视频制作大赛,同学们踊跃参与其中。本…
重温《中国机长》有感
这个周末我重温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它取材于真实的故事,还记得再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介绍刘传健机长的事迹的时候,我就被震撼了,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
何为师德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要的美德”。在学习对师德概念的澄…
一份卤肉,一份传承
什么是家乡的味道?小时候,家乡的味道,可能是一日三餐的三人围坐,三双筷子一种团圆,长大以后,家乡的味道变成了相隔两地的一种思念。家乡的味道更多的是一种记忆载体,因为当你意识到该回家看看的时候,…
学习党史,增强党性——1801班五月团日活动顺利开展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袁梦婷5月16日晚上,化学学院1801班团支部于逸夫化学楼H101开展了以“学习党史,增强党性”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并邀请了化学学院理论宣讲团进行了以“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旖旎风光休”为主…
勿忘历史,砥砺前行——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
勿忘历史,砥砺前行——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建党百年之际,为培育家国情怀、缅怀历史、追忆英雄,5月18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赴济南英雄山、解放阁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济…
节俭山理人之我要光盘,拒绝“剩宴”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提醒同学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美德。于4月30日至5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亿心节俭之家举办“节俭山理人之我要光盘,拒绝‘剩宴…
走进名师,感悟课改
走进名师,感悟课改——观看吴正宪与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视频的思考与体会摘要:吴正宪和华应龙两位老师都是数学特级教师。仔细研究两位老师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示范课课例后,不难发现,两位…
观《高考1977》有感
观《高考1977》有感现在,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高考是青葱岁月焦虑的代词;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高考是长达十几年跋山涉水却可能会失望而归的博弈,几乎没有人会为了失去一次高考机会而要死要活。可是在1977年高考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