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连理工大学赴河北天津实践团采访战疫心得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廉曜嘉

回想起2020年初席卷中华大地的突发疫情,依旧让人唏嘘不已。2021年,我国疫情形势已经有所缓和。“青春勇疫”寒假实践团相应校团委、学部团委号召,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当地围绕疫情防控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实践队员们邀请了不同领域的防疫参与者来分享自己对于抗疫工作的回忆与感受。他们或许不在一线,可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或许不是英雄,但是依旧平凡而伟大。

参与防疫工作,彰显青年担当

敲门、登记、测温……2020年春天的某一天,大学生志愿者王泽在忙碌着。春天的气温并不是很高,可是来回上下楼已然让他的衬衫湿透。在校园防疫活动中,他负责每日检查宿舍楼的健康状况,督促每个寝室进行体温登记。“检查是早八点一次,晚八点一次,我和其他几位志愿者轮流来。”王泽回想说。

在王泽的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志愿者,在校园封闭统一管理期间,穿梭在宿舍楼的各个楼层,为大家做好体温登记。开学初期,人员流动频繁,同学们都很担心在旅途过程中“偶遇”病毒。校医院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自身情况,有症状及时上报。王泽等宿舍楼管理会的同学们商讨后,决定相应学校号召,督促宿舍成员们每日进行体温测量。

“封闭管理的一周,后勤处的老师们每天都会给我们送盒饭,偶尔还会送来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和他们的忙碌比起来,我们这不算什么。”王泽说,“我们都希望能为校园防疫尽到自己的努力。”

提及对校园防疫的看法,王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疫情的突然爆发是大家始料未及的。但是学校及时做好了安排部署,加强管理。我们在城市降为低风险后才被许可返校,回到学校后的封闭管理也让同学们很安心。”他认为,面对疫情,全校、全省乃至全国上下一心,共克时艰,这份团结的力量一定能让国家成功打败新冠疫情。

云上“战疫”课堂,不落教育步伐

疫情当前, 如何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坚定“抗疫”必胜决心呢?宋老师工作的小学开启了面对学生们的云上战“疫”课堂。

“人类的历史也是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大型传染病流行,都经历了从不认知到认知、再到战胜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宋老师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出发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大家解释传染病流行的特点、防控的关键以及预防的措施。

“其实学生们都还很小,面对此次疫情很难有像成年人一样的危机感,非常容易懈怠疫情防控。”宋老师说,“作为教师,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向尚且年幼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理智看待疫情。”

宋老师还风趣地说,也许学生们不清楚这次疫情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能让他们做到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自己就算是成功了。

除了传递疫情防控知识的讲座,学校也没有懈怠日常的教学工作。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宋老师所在的学校开始了线上教学模式。回想当时的授课场景,宋老师表示,这种模式还是第一次,学生们积极性很难保证,经常需要督促。但是随着教学模式逐渐成熟,情况也有好转。“家长也很配合,会向我反映学生们学习状况,家校有效沟通给教学提供了不少方便。”

当问到此次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时,宋老师认为有利有弊。“弊”在小学生自觉性较差,离开学校不便于管理,学习状况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利”在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未来教学肯定会趋向多元化、网络化,提前适应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政府迅速行动,上下共克时艰

张女士是政府疫情防控分管人员,负责摸排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境外返回人员等落实管控等等工作。当询问到工作时的压力,张女士表示,疫情爆发初期,防护服、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缺乏,防护措施难做好,总担心会带回家病毒影响家人,也常常会有突发事件需要自己紧急处理。

“那天晚上突然接到消息,有一位村民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过后,出现了发热症状。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即采取行动,晚上冒雪把他们一家人送至集中隔离点,进行密切接触者落实相应管控。对居住地进行消毒,并做好群众工作,防止群众产生恐慌。”张女士对自己遇到过的突发情况回忆说。

张女士表示,疫情期间虽然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但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自己的统筹协调能力和部署管理能力。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积极配合也让防疫工作更加顺利。除此之外,回想到疫情期间家人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鼓励,张女士在采访中流露出了感激之情。

当提问到当下抗击疫情遇到的问题,张女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部分群众疫情防控意识逐渐松懈,目前看来,常态化防控措施执行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也在不断改进处理措施,比如大力推行亮码通行,精准防控,及时落实管控;对中高风险区来人持绿码落实网格化管理,持红码和黄码的要及时落实集中隔离;境外人员回来会进行闭环式无缝对接等。张女士同时也对本次突发疫情做出了反思:虽然国家和政府第一时间采取了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但多少也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是不够健全,未来还有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完善应急和应对机制。

严抓社区防疫,将心比心沟通

“我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区工作者赵女士说,这是自己参与防疫工作的初衷。

2020年春节,疫情初起,电视里每天都有病例增加的新闻播报。“每次看到新闻我总是揪着心,觉得作为党员应该有所行动。”在了解到社区基层领导组织党员和其他居民进行值班的情况后,赵女士也申请主动参与这项工作中来,“虽然我无法站在一线,但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守住离群众最近的最后一道防线。”

社区志愿安排四班志愿者,在社区门口处设置关卡,记录进出人员体温及行程。初期,居民们防范意识不够强,总想绕过关卡进入社区。赵女士回忆,有一次在自己值班期间,看到一家人躲躲藏藏,想趁值班人员不注意进入社区,被追回后也不愿意做登记,后来在社区领导的劝导下他们配合了赵女士的工作。“我觉得基层确确实实会存在这样一些不太配合的情况,因此更需要基层负责人切实加强管理,不懈怠,同时不断优化管理。志愿活动给我的感受是充实而有意义,即使工作重复单调,但是一想到是在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就充满斗志。”赵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参与工作期间,赵女士也体会到了邻里间的和睦。“邻居们在习惯了我们的工作后,逐渐能够主动配合,大家也谈得来,工作进行的也蛮顺利的。我们的工作说到底就是给社区人员提供一个好环境,疫情期间也是这样,最终也走过来了,所以我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谢谢你们的付出,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战胜疫情,向那些逆行者致敬!”在采访的最后,赵女士表达了对战斗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感谢。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而我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困难险阻面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思想精神与文化情感高度统一、高度凝聚。在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没有退缩,相反却激发出来空前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这意味着,在任何危机面前中国人都不会松散溃退,反而要变得更加团结坚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反思、分析这场疫情,增强“四个自信”,立志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接过一代代大工人的奋斗的旗帜,传承大工红色基因,让青春在为国家、人民的奉献中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10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连南稻渔小分队| 连南稻鱼茶种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广东海洋大学校级团队——连南稻渔小分队于2021年1月14日至2021年1月18日在连南进行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目的是学习稻鱼茶种养模式,发现稻鱼茶种养模式下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助力连南经济更好的发展…
连南稻渔小分队|品尝美食,参观学习,领略稻鱼种养伟成果
广东海洋大学校级团队——连南稻渔小分队于2021年1月14日至2021年1月18日在连南进行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目的是学习稻鱼茶种养模式,发现稻鱼茶种养模式下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助力连南经济更好的发展…
“勇担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我们带来了舒适安康的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积极响应…
岳麓气远 吾共与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岳麓气远吾共与长今天我去参观了岳麓书院,呼吸着岳麓山的清新空气,品味了岳麓书院别样的文化气息。与在学校进行的文化学习不同,这一形式的文化学习更具有趣味…
我在长沙追忆屈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我在长沙追忆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街上那粽叶混合着糯米的清香总萦绕在我们的鼻尖,那时懵懵懂懂的我们吃着粽子,听着大人们讲述屈原的故事。屈原的名字从那时起就…
黑龙江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黑龙江的文化特色有哪些?今天我来到了牡丹江市著名的文化旅游风景区——威虎山影视城,始建于1998年的它,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爱国主…
春节在黑龙江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春节在黑龙江是什么样子的?黑龙江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5℃到零下30℃,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恐怕是其他地区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在长期的…
镜泊湖捕鱼 感受文化的传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镜泊湖捕鱼感受文化的传承一年一度的镜泊湖冬捕节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祭湖醒网”仪式,传承至今的宁古塔正白旗叶赫勒氏河川祭,是萨满文化原始自然崇拜祭礼中最古…
八女英烈光耀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春潮实践队-八女英烈光耀千“千秋兴亡人有责,八女投江血中泊”,1938年的那一天,她们英勇抗击日军部队;弹尽粮绝,她们宁死不屈掩护部队转移。坐落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滨公…
社会实践|“光˙点”调研团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光˙点”调研团活动总结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课外活动形式之一,为积极协助学院推动第二课堂,帮助我校科创社团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实际诉求,及时调整培训方式,我们于2021年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