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地疫情防控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秦素怡(生命科学学院1903班)
【摘要】为做好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各地纷纷落实依法科学联防联控的防控策略。实施“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推进多病共防,规范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措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青年行社会实践队此次调研主要聚焦于各地疫情防控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通过线上及线下的调查采访方式,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落实效果,与此同时向周围群众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推动疫情防控知识普及。
【关键词】疫情防控 政策 实施情况
一、前 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上下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回顾前一阶段中国抗疫历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迅即应对突发疫情,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第一时间报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及时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武汉地区出现局部社区传播和聚集性病例,其他地区开始出现武汉关联确诊病例,中国全面展开疫情防控。、第二阶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国采取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招,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打响。中共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中央指导组。国务院先后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全国集中资源和力量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第三阶段: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均得到遏制,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第四阶段: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境内疫情零星散发,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关联病例传播。中共中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分类推动复工复产,关心关爱境外中国公民。第五阶段: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学,常态化防控措施经受“五一”假期考验。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联络组,继续加强湖北省疫情防控。故而此时疫情防控的普及与疫情防控政策的实施落实就尤为重要。
二、关于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实施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大众对疫情防控工作以及防疫知识的了解的调查,明确各级政府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布局和措施,提高了大家对疫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也让身边的人们更加重视疫情防控,让人们意识到新冠疫情的危害及在疫情下做好防控工作的必要性。
(二)、调查对象
通过线上调查的方式,对任何可接触到问卷、愿意配合填写问卷的对象进行调查,通过线下调查随机走访的方式对走访对象进行随机调查。
(三)、调查方法
线上调查:调查对象扫描问卷二维码进行填写。线下调查:随机走访、随机采访、访谈。
(四)、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共十三个调查问题分别从调查者基本信息:学历、年龄、居住地,有关疫情的基本情况、生活中防疫措施和所在地复工复产情况、所在地政策、关于疫情防控的建议等方面设置调查问题):
您好!
我们是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行社会实践队”成员,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这份问卷,本次调查为匿名调查,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为了调查大众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以及防疫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问卷:
性别:男□ 女□
地区:XX省XX市
1. [单选题]您的居住地风险等级是
A、低风险区
B、中风险区
C、高风险区
2. [单选题]您对本次疫情防控的意识处于哪种阶段
A、没有相关认识
B、只有最基本的认识
C、偶尔通过相关渠道了解
D、积极关注疫情防治的最新动
3. [多选题]以下方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
A、出门戴口罩,可选用一次性外科口罩
B、每天早、晚进行一次体温测量
C、用75% 乙醇洗手,避免到人多的地方
D、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E、及时搞好家庭卫生,开窗通风
4. [单选题]以下哪种口罩不适合预防新冠病毒肺炎使用
A、棉质口罩
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医用外科口罩
D、N95防护口罩
E、KN95防护口罩
5. [多选题]你认为口罩可以在以下哪项措施后继续使用
A、75%酒精浸泡30min后
B、60℃以上热水浸泡30min后
C、紫外线灯照射15min后
D、阳光下暴晒2h后
E、都不可行
6. [单选题]您所在的地区是否对重点区域例如儿童区域、会所、老年人活动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集中杀菌消毒或者管控工作
A、是
B、无
C、不知道
7. [多选题]您的居住区一般是通过何种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A、电台播报
B、宣传单发放
C、各单位小区展开讲座
D、通过微信群等社交平台
E、宣传标语、电子大屏
F、其他
8. [多选题]您的居住区在疫情期间提供了哪些资源帮助
A、新鲜的食材
B、良好的网络
C、基本的医疗物资
D、商铺免铺租,租房免租金
E、其他
9. [多选题]您了解的当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有哪些
A、病例通报
B、流行病学调查
C、密切接触者追踪
D、启动应急响应
E、小区实施疫情防控
F、市场调查与监管
G、全区核酸检测
H、宣传教育
I、举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J、其他
10. [多选题]您所在区域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来防控疫情
A、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并隔离14天
B、一人一码,电子出行
C、出行必须带口罩
D、封锁部分交通枢纽,限制出行
E、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防疫知识
F、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G、不清楚
H、其他
11. [单选题]您认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A、未及时发现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存在漏报情况
B、有瞒报疫情感染者的情况,疫情防控工作存在重大疏忽
C、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力度不够,表面应付而已
D、工作人员时常擅离工作岗位,未能尽职
E、以上问题均没有,做得很好
12. [多选题]您认为疫情防控工作哪些方面还需加强
A、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B、合理统筹人员调配
C、做好群众心理疏导
D、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E、加强防控知识教育
13.对于疫情防控及政府相关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五)、调查过程
在首次实践队会议时,正副队长先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就开始了每一位队员的自我介绍,虽然大家初见都有一些拘束,但是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与热情。队员共分为三组,分别为秘书组、宣传组、组织组,秘书组的队员负责主持召开会议、宣传组的组员负责通过制作海报等方式对青年行社会实践队的工作进行宣传、组织组的队员负责编写制作问卷,大家各司其职将社会调查的准备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让我着实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强大力量。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每次会议的时候除主持人之外的其他队员很少发言,这一问题在一个团队之中绝不是小问题,只有思维碰撞之后的产物才是更完整的。一个人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一定是会有很大的不足与漏洞,但是于人本身是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的,只有几个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交流之后得出来的结果才相对完善。
在出问卷题目时,我对问卷的大概格式、题数及题目分布有大致的了解,但是一时间实在想不出具体该问什么问题,于是我查阅了大量关于疫情防控措施以及防控政策的资料,从阅读的资料之中得到灵感与编写问题的内容。在最终问卷上我看到了大家编写的问卷题目,顿时大受感触,从题目的选择中将可以看出每一个人都非常看重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对问卷的编写与制作极为上心。
确定最终问卷之后就是去发放问卷,实践队提出的第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在社会调查的同时不忘防疫安全,队内投票表示采取被调查对象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问卷进行填写。这一方法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不用打印问卷自然是节约了人力物力甚至说是节约了纸的浪费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的方式使我们的调查难度大大增加。相比与纸质问卷的直观,人们总会觉得未知的东西具有风险,因此向陌生人调查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调查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让陌生人信任自己并认真填写问卷,其实如果让同学、朋友、家人帮忙填倒是更快更方便,但是社会调查还是应该有更广的广度,这样调查出来的结果才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这样的结果才更有意义。虽然调查难度大,但是这同时说明大家对陌生人的防范性和警惕性高,在生活中不容易上当受骗,在调查过程中更多的人不是不愿意配合调查,只是不愿意在未知的情况下扫描不官方的二维码,在过程中好几人提出可以在我的手机上填写问卷而非在手机上填写。总之,虽然过程艰辛但是最后还是完成了任务。在后续的采访环节我选择在我外婆家所在的村子采访了一位年轻人,一方面是考虑到年轻人的普通话讲得更好,在采访视频中更容易让观看者听懂,另一方面是年轻人更擅于在镜头前面进行语言表达。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大家的采访对象基本都选择了青年或中年人,在采访这一块关于老年人和小孩子的采访资料较为欠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了解了更多的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政策、以及政策落实程度,更是通过大家的社会调查了解了人们对上述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关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疫情防控的认识百分之六十五点九一的调查对象积极关注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百分之二十五点九七的调查对象偶尔通过相关渠道了解、百分之七点一四的调查对象对疫情防控只有最基本的认识、百分之零点九七的调查对象没有相关认识。调查对象对疫情防控措施基本上有一定了解、调查对象所在地区对疫情防控的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基本到位。
(二)、关于疫情防控的建议
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得出以下关于疫情防控的建议:1、各地均在防控疫情,但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政府或者村委组织的做法有待改善。如有些地区要求当地的旅馆、酒店不得安排武汉甚至整个湖北省居民登记入住。如此,使得封城前离开武汉的市民既无法回到武汉,亦流落外地无处可居。武汉及湖北省其他一些省市的疫情仍较为严重,安排分散在各地的湖北居民返乡不利于疫情防控。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各地政府根据各地情况将政府所属招待用宾馆、各地党校、社会主义学院招待用宾馆以及国有宾馆、酒店根据滞留人员的身体情况分级、分批免费提供给滞留在外的湖北籍居民居住,并提供就医、医学隔离、医学观察等服务,应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2、目前有些地区将前往当地的武汉或者湖北籍居民的个人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各种渠道予以公开,有的在当地布告栏、滚动大屏公开,有的在互联网、手机朋友圈发布。除有权机关或者医疗需要或者取得权利人许可外,任何人不得非法公开、泄漏他人的个人信息。这是宪法中人权保护的具体体现,是《民法总则》第111条的要求。3、 鉴于目前有个别人捡拾别人抛弃的口罩,建议各地政府加强对废弃口罩和防护用品的管理和废弃处置,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正确处置废弃口罩以及防止口罩被其他人员拾得简单包装使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病毒传播,另一方面防止用心不良人员简单包装之后二次售卖。4、目前北京和北京周边学校以及部署高校发布通知,要求学生不得提前返校。但是教师要按原定时间上班。虽然北京市教委发了通知说老师也尽可能不集中,但是目前各校推广并不及时,同时北京周边城市高校以及部属高校也没有发布类似通知。因此,建议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要求“人已经在外地的教师尽可能在原地,不要立即返回,各高校暂缓教师集中返校”。以便落实中央部署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概率,确保校园这样人群聚集地区的安全。5、 前段时间,一些城市的药店、超市开始为本市居民每人限量供应口罩。因此,在这些药店、超市里外形成了排长队购买口罩的景象。在“一罩难求”的情况下,这本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客观上却促成了人群聚集,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几率。以此为例,建议各地政府采取以单位或者社区为单位分散发送或者购买口罩以及各类生活用品的方式。6、调整对患者的检测方式。为确保第一时间筛查出确诊患者并采取有效的诊治、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建议各地政府调整患者检测方式,以胸部ct检测而非核酸检测作为主要确诊依据。
四、结 语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及时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应急防控工作,依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疫情监察与控制一体化科学应急防控措施,各省区市也依法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联防联动应急防控机制,成功遏制了疫情全国性快速扩散。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积极可控方向拓展。回顾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悲壮历程,针对现代社会疫情扩散快速、春节后人口再次大规模流动易引发二次扩散、国外疫情暴发可能带来疫情外部输入等严峻形势,特别需要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强化疫情防控空间治理机制、综合保障机制、信息传播机制、信息技术应用机制、医疗科学研发机制和后续支持机制,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打赢防疫阻击战,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国家应急治理体系。一、清晰认知现代社会疫情扩散特点,强化疫情防控空间治理机制传染病暴发的核心在于病毒的传染力度、人口聚集程度与扩散速度,传染源不受控制情况下,其传染总是以几何级数扩散。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群规模和扩散速度超过2003年的SARS疫情,除病毒传染力强外,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聚程度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交通带来的人口扩散速度提升,是重要客观因素。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严密隔离,是抑制、阻断病毒扩散传播的根本措施、有效手段和首要任务。本次疫情暴发以来,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大隔离防控举措,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抑制疫情扩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针对春节后返城产生的大规模、快速人口流动和国外疫情暴发带来的疫情输入,需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空间防控重点,结合人员流动集聚方向和城乡治理基础,以“点+圈+网”为核心,强化疫情防控空间治理机制,防止形成疫情二次扩散。一是围绕疫情源头抓好“防控点”。继续加强疫情源头地区的严格管控。坚决避免人员外流,防止疫情再度扩散。着力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围绕人口空间流动集聚方向抓好“防控圈”。结合我国人口从乡村向小城镇、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集聚的特点,集中力量,减少人群的大规模聚集和城市网络圈层移动,加大重点城镇、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力度。三是依托基层网格化治理基础抓好“防控网”。以城乡基层为重点,把疫情防控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建立和完善包括疾控部门、医疗部门以及社区与公安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合作体系,严控输入性病例,分割疫情传播链,厘清新病例源头,及时采集防控信息。特别是国外部分地区和国家疫情正在迅速扩散,需要充分发挥好“防控网”的作用,严格筛查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把好防止国外疫情输入的关口。二、以提升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和物资供需匹配能力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综合保障机制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各级政府要建立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保障体系与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但本次疫情表明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保障、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不足,供需匹配问题较突出。短期内,应紧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以提升医疗物资供需匹配能力为重点,统筹生产、需求、流动、分配各个环节,增强综合保障水平。长期看,需总结本次疫情防控暴露的问题,切实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能力、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制度。一是全力保障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不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作延长假期的“一刀切”规定,鼓励相关企业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开工,在保障安全和卫生防护的条件下,扩大产能、保质保量的保障医疗物资供应。二是明确医疗物资需求层次。明确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科学使用医疗防控物资的标准,重点保障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医疗物资需求。三是加快医疗物资物流速度。充分利用很多省区市的城际运输乃至城区公交停运的有利运力条件,避免“运动式”封路设卡,组织物流企业、社会组织等,利用自身渠道,加快配送医疗救援的物资和基本民生需求的物品。四是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医疗物资分配。严堵医疗物资截留、调用、积压的风险口。减少医疗物资中间调配环节,建立医疗机构与物资供应方(包括各类基金会、企业等)的直接供需对接机制。五是稳定和规范市场秩序。要保障民生基本需要,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同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六是切实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能力与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长效机制。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照军队预备役机制,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应急医疗救治队伍;切实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机构;建立跨区域协作应急救治制度。以建立高效、公开、客观的信息渠道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信息传播机制大规模疫情暴发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心理,快捷、可靠的信息是抑制疫情扩散最好的“消毒剂”,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心剂”。一是建立有效的疫情信息直报机制。改革完善传染疾病和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信息申报机制,切实发挥好网络直报系统的作用,建立起疫情防治基层机构信息直接上报国家应急机构的机制,在相关法规中明确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隐瞒、阻扰、干预、延迟新发现病例直接上报的法律责任和惩治条款,从制度上遏制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干预信息上报的问题。二是完善重大疫情信息公开机制。将疫情信息发布权下放到疫区市,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回应社会关切。将重大疫情信息公开与《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结合起来,明确地方党政首长为辖区疫情信息公开主要责任人。三是健全公共舆情引导机制。对于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信息,应以科学和法律为标准,加强业内专家在信息分析与防护咨询方面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公开、法治化渠道,以正确的信息引导社会。同时建立疫情防治举报的保护和奖励制度。四是完善媒体报道和监督机制。支持媒体主动监督疫情,提升公众公共健康素养,拓宽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增强公众认识力和判断力。五是加强疫情信息国际沟通机制。在世界卫生组织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入PHEIC(国际关注突发卫生事件)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交流合作,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重点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数据,推广疫情防控案例,沟通疫情防控医疗信息,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提升防控工作质量与效率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技术支撑机制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疫情防控信息化技术基础。但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际操作层面看,相关信息技术应用仍然不足。应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技术应用机制,充分发挥我国积累的信息技术优势,“让机器多干活”,减少过度动员社会资源而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一是推动“不见面防控”。在疫情防控中,广泛采用智能设备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减少“人与人”直接接触,开展信息填报、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会议研讨等工作,最大限度切断疫情扩散传播链。二是加强互联网医疗救治。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统计和预估医疗机构就医饱和度和就诊人员的动态变化,引导和安排涉疫人员根据交通距离、疫病程度和医疗机构饱和度就诊、留观、隔离或咨询。利用互联网及视频创造的条件,进行相关医学检查和隔离观察。同时统筹资源富集与资源稀缺的医疗机构,跨省、跨市、跨区开展定向对接,通过网络远程进行合作诊治。三是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头部企业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利用腾讯、阿里、百度等在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等领域积累的大数据资源和研发能力,将疫情防控的人流动态、物流保障、信息流分析等设定为主要应用场景,提升疫情防控的前瞻分析和精准预判水平。以推进防控与科研结合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医疗科学研发机制疫情防控不仅需要物理空间隔离,更需要妥善救治病患,加强药物研发。一是继续加大医学研发投入。统筹国内外科研力量,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提高医疗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相比2003年的“非典”,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和理解更加深入,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种全新病毒传染病,相应药物和疫苗从启动研究到量产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盲目追求研发速度而给国民健康带来更大损失。二是组建医学协同研发平台。加大国家层面的统筹力度,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整合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和基础医学研究资源,凝聚科研队伍与疾控及临床队伍,组建协同研发平台,做到信息和研究成果的有效共享,形成合力共同防控疫情。三是做好长期的科学和医学准备。21世纪以来,“非典”、H5N1流感、H7N9流感等各类传染性疾病,已经频繁出现并呈现暴发性特征。为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保障长期公共安全,我国需要平衡短期应急与长期防控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稳定和常态化人才、资金、政策投入机制和宽容的医学研发环境,加强生物学、医学、药学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医学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结合人类传染病发展规律和国民健康发展需要,做好长期的科学和医学准备。以成本与风险评估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风险评估机制从历史经验来看,传染性疾病疫情传播具有周期性,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疫情防控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成本和形成风险也有所不同。因对新病毒认识需要较长过程,疫情防控中早期难以准确把控疫情发展趋势与规律,只能采取“一刀切”的严格防控举措,但在疫情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了基本把握后,应尽早采取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以科学的疫情研判为基础,建立动态疫情风险评估与跟踪分析机制。一是加强疫情研判分析能力,构建科学的疫情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能力,在对新发传染病或不明原因肺炎病源、病原体、传播特点进行及时、准确研判基础上,组织设立专业风险评估与分析机构,利用国家权威部门数据,做好历史成本测算、预期投入估计、风险影响评价等,为疫情防控和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支撑。二是做好政策储备。根据成本和风险评估结果,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资源禀赋和承受能力,要密切监测疫情扩散和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形成“政策箱”。三是注重战略规划衔接。将新冠肺炎疫情成本和风险评估,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在“十四五”规划中,更加强调对非经济类重大风险的研判。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完善重点传染性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城乡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