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电力学院“寻非遗,‘豫’黄河”实践队来到了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柘城泥人李世家”,旨在通过对“泥人李”的寻访,做到把“泥人李”非遗文化带到更多人身边,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泥塑的魅力、非遗的魅力。
岁月的长河,彰显大浪淘沙的气魄,历史的痕迹,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涛涛黄河,卷着来自黄土高原的泥土奔流而下,而泥土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豫东平原,地处黄河故道,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她的名字叫做——柘城。这里有劳动人民勤劳的身影,在这阡陌纵横的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而这些田里的泥土,就是艺术的起源。“泥人李”的泥塑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所诉人物饱满质朴,线条混元,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粗放,制作手法娴熟。具有传统性、夸张性和质朴的生活气息。
泥人李世家泥塑又称柘城“泥人李”。“泥人李”是以塑造大型庙宇彩塑和小型艺术泥塑为主的一种民间美术。在河南省柘城县传承已经有100余年历史。在传人李亚伟的手中,泥塑更多地吸收了现代雕塑的理论与技法,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了较大的影响。创作这类作品,需要作者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源泉。他逐步将家传传统技法与现代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寻非遗,‘豫’黄河”实践队走进柘城县泥人李世家艺术馆对“泥人李世家”的泥塑作品和文化传承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对“泥人李”传承人李亚伟的采访中,实践队更加详细地了解到“泥人李”泥塑的传承任务和传承文化。制作泥塑素所用的泥与普通的泥有所不同,泥塑用的泥是地下一米以下的胶泥,最早是用胶泥加棉花来制作,捶打等一些工艺,现在的泥会加一些其它泥,比如陶泥、瓷泥。另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传承人李亚伟,对现代雕塑和 “泥人李”泥塑的理论与技法的见解独到,学院的雕塑和传统的雕塑是不太一样的,学院的泥塑主要是以比例和结构这些为主要,但是民间泥塑主要是以概念和传承的基本文化为主,这是与学院派不一样的,学院要求更严谨一些,而民间泥塑更加写意,写意风格更加浓重些,所以对传统泥塑从题材上选材上都是有影响的。
在我们实践队计划的汇报阶段,我们小组计划进行创作一些关于非遗作品的文创作品来进行宣传非遗文化,传承人李亚伟向实践队提出了几点宝贵意见,他提议通过做一些以传统题材的元素和现代的元素融合的非遗文创作品,结合传统非遗图案做成书签、抱枕和手提袋等,更有利于非遗文化作品走到更多人身边。
通过本次对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泥人李”非遗文化的寻访,实践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泥塑的魅力、非遗的魅力,“寻非遗,‘豫’黄河”实践队也将会在非遗文化的宣传上听取传承人李亚伟的建议,努力做到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供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寻非遗,‘豫’黄河”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98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