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号召,厦门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校重点团队“甄古味”实践队在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张德富教授的带领下,于八月底前往乌蒙山区——贵州省毕节市开展红旅活动,以“甄选古味,激情农野”为主题,深入黔西县红林乡、大方县六龙镇等各个乡镇实地考察,充分挖掘当地农产品特色,将其与古法传统、当地文化充分结合,深入思考产业扶贫相关议题,助力当地农民增收。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
第一站,团队成员在黔西水之西工厂负责人沈女士和帝皇春黄粑小作坊谢老板的引导下参观当地传统小吃黄粑的制作过程。
“甄古味”实践队和沈女士在厂房外的合照
黄粑作为黔西的传统小吃,如大多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美食一般,粗粗一看朴实无华,入口毫不惊艳却回味无穷,让人欲罢不能。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黄粑被开发出了拆叶即食、上锅慢蒸、切片炸烤等多种吃法,各有风味,让实践队队员啧啧称奇,不禁佩服于贵州人民在饮食上的独特智慧。
水之西工厂的黄粑
然而,同样是黄粑的生产,作为黄粑产业“扛把子”的水之西黄粑品牌和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仍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水之西工厂的蒸煮室
水之西工厂有着较为成熟的加工链条,从淘米、打浆、搅拌再到包扎、蒸煮、消毒、打包,黄粑厂区规划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每个步骤之间衔接顺畅;全过程使用玉米叶、粽叶等天然原料,原生态无添加。最令团队成员惊讶的是黄粑厂家对产品卫生的高要求。员工进场第一件事情即是更换衣物,第二件事情便为洗手,再加上成品出厂前长达4小时100℃以上的高温消毒,最大程度地保障产品的干净卫生。
水之西工厂在装箱上货
由于传统小吃的生产特性,即使作为大企业,水之西黄粑的生产流程对人工的依赖程度仍比较高,如果发展的好,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当地的就业,而且黄粑的品牌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可以提高黄粑的附加值,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同时,工厂中蒸汽的循环利用等工艺又在最大程度上节能减排,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绿水青山。而如何进行品牌宣传、拓宽销售渠道,是当前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小作坊相对于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更注重于和当地居民的联系,也更有人情味和古法味。它深入于小街小巷中,所以更加亲民。由于小作坊的存在,附近的居民便可就近来此上班;而当地地街坊邻居也都纷纷认准了自家边上的小作坊。亲眼所见其加工,又是街坊邻居,自然增加一份信任;再加上店面就在家门口,易达性强,小作坊的口碑便逐渐在街区里传开,但也因为这种口碑传递的局限性,小作坊销量相对比较稳定,难以进一步发展,将这些古法味推广出去。
而现在的时代是电商的时代,小作坊主们十分清楚电商是解决他们市场狭窄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通过电商打开了外部市场,一家店,甚至是周围的一条街甚至是整个县市都可以有很大的发展,不仅带动就业,而且提高农民收入。然而,正如他们所说:“我们很希望可以做电商,但是奈何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始。”的确,电商运营相关知识、相关思路以及相关政策解读的缺乏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即使有了自己的淘宝店也仅仅是在网络上挂上相关的图片,并不知道如何去运营,如何去宣传。
而电商运营思路、电商运营经验和电商运营的运营资源正是大学生实践团队所能带来的,通过对客户、需求、市场、资源、盈利模式等各方面的探讨分析,实践队在张教授的引导下帮助小作坊建立“以质量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辅助”的商业模型,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包装和符合大众审美的宣传,结合小作坊“古法手作”的特色,让产品更有温度也更有情怀。
沈女士在和“甄古味”实践队员交流
其实,不光是小企业,市场范围和影响力的局限性也是当地龙头企业水之西黄粑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水之西黄粑虽然是当地人公认的品牌,但是它在乌蒙山区之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正如实践队员所来自的福建、江西、甘肃、青海、四川等省份对“黄粑”这一贵州特色小吃仍是毫无概念。所以,寻找一些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让更多人认识黄粑,扩大黄粑的影响力,就成为了当下水之西黄粑企业发展的核心。
水之西工厂原料间
水之西黄粑有着在原料购买上的新鲜高质、在加工过程中的健康卫生、在口感风味上的清甜不腻等符合大众口味和追求的多方面的优势。那么如何能最大程度上地发挥这些优势,让水之西黄粑为更多人所知呢?实践队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水之西黄粑获“贵州省食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荣誉称号
经过了与两位老板的交流,以及队员们之间的讨论,最终“甄古味”团队为老板们提供了如下建议:
第一,巩固自己现有的优势,并有所创新。坚持产品的高质量、健康、卫生生产,同时在现有的古法传统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良创新,通过相应的市场调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客户,生产更加适合新客户口味的产品。
第二,引入大数据思路和电商思路。通过充分利用厦门大学我知盘中餐大数据精准助农平台,可以更好更灵活地了解市场,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和销售策略;同时顺应电商潮流,在实践团队的帮助下,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厦门大学“我知盘中餐”等电商平台,采取合适的电商营销思路,提高自身影响力,使本地特色为更多人所知;
第三,融入更多的工厂文化和古法传统特色。对“健康绿色卫生”的追求是工厂的一大特色,而黄粑作为传统小吃在当地更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古法传承。通过深入挖掘相应文化传统和地域优势,在产品质量打动人的基础上,用更有温度的包装,更据内涵的宣传使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成为贵州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在参观实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和沈女士、谢老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了当地的行情和产业的特色。同时,在听了沈女士夫妇的创新创业故事之后,许多感触与敬佩在实践队员心里油然而生。以五块钱积蓄白手起家,到起早贪黑卖油条,再到突发奇想将黄粑生产作为产业,再到带领周围村民共同致富,这无疑是新时代贵州精神“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最生动写照。
我们都说要做敢想敢做的时代新人,敢想是要基于观察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符合时代潮流和大众追求的创新点,而敢做则是要苦干实干,不畏难而一往直前。而“甄古味”团队敢想敢做,致力于弘扬传统美食文化。将古法制作美食拍成视频传承下来,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美食,吃到家乡的味道,而且还能带动美食的传播和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用知识与智慧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贡献。
文 徐欣昱
图 王渠炜 伍翩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4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