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黄河盛景,寻文化源头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暑期实践黄河文化宣讲队 作者:简燕、李书新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黄河泼洒纸墨。王之涣这样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陆游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刘禹锡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黄河的历史悠久,由此而衍生了黄河文化。那么,何为黄河文化呢?

文化在历史中产生,经过岁月的打磨,在传播中不断的积累。从历史上来说,黄河就像是一个连接各个朝代的纽带。尧、舜、禹、夏、商、周……等无一不是在黄河水系上繁荣兴衰。由此可见,黄河是一个多层次,不能够被简单的定义的文化共同体。当然。黄河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古代,如今黄河文化依然在不断地发展扩大,感染着无数的炎黄子孙。

为什么要发展传承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黄河的历史内涵来看,黄河文化丰富多彩,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从黄河的现代价值来说,保护黄河文化能够有利于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从而增加人们的民族认同感。除此之外,大力发展黄河文化也有利于提高河南的经济实力。

为此,我们去参观了殷墟遗址,安阳殷墟是黄河流域的古建筑,并且殷墟文化也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团员青年们通过导游讲解得知青铜器文化、甲骨文文化。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铁器文化,而殷墟文化就是青铜器文化的中期文化,此次探寻,希望通过殷墟文化了解黄河文化的缩影。参观完殷墟后给团员青年们的感受非常深,纷纷赞叹古代文化艺术之精湛。

人们总是想要去了解每条河流的历史由来。黄河经过亘古不变的流淌,孕育出在最灿烂的文明——黄河文化。黄河之景,气势磅礴;黄河文化,历久弥新。让我们共同去探寻千年古国的历史源头,了解黄河文化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枣院学子三下乡--推动城乡发现

通过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使红色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同学们的心田,进一步树立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使红色基……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追忆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追忆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踏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枣庄学院于7月5日前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魅力,探寻新时代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城乡携手,迈向富足

【城乡携手,迈向富裕】为推动城乡联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深入了解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乡村振兴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2023年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前往枣庄峄城区峨……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红色石顶忆党史,革命火种撒鲁南

【红色石顶忆党史,革命火种撒鲁南】近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教育,切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做伟大事业接班人

【传承红色基因做伟大事业接班人】2023年7月初,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峄城区峨山镇左庄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首先为居民们进行……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宣讲二十大,唱响新时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利用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峨山镇河口村开展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支……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点亮青春

【助力乡村,点亮青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利用暑假假期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峨山进行扶贫产……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枣院学子三下乡:铭记革命伟绩,弘扬改革精神

【铭记革命伟绩,弘扬改革精神】2023年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来到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经过展厅的介绍,借助历史照片、文字和革命文物等,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在中国共产…… 黄玉鑫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黄河,大自然的“母亲”
黄河,文明起源地,中华母亲河。她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的本质是“龙”文化。作为黄…
实验心得
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件事在开头时都并不好做!只要我们慢慢探索出来了它,就比较好做了,而往往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望而生畏;逃避。其实他们都是没有一颗坚定的…
华夏文明之源泉
“她就在那里奔腾不息着,用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守护着千年华夏文明。”黄河,在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原始文明,将团结、不屈、奋斗融进了华夏儿女的血液中,在面对危机与磨难时,骨子里的…
暑期社会实验心得
一叶知秋,一片落叶见证一个季节。一次暑假留校做实验见证一次新的认识,感想是来自于对化学实验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次实验给我很多的感想,而这些体会将会使我受益终身。由于是刚接触这种算是综合性的…
不断的黄河 不断的文化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黄河文明发展形成。“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时期文人墨客已描绘出黄河的壮阔,黄河文化已然发展。而今历经千年,黄河文化依然像那黄河水不断般的发展。千年前,黄河文化繁荣…
回到农村——光荣桥村新屋李家土地改革调研
湖北省赤壁市光荣桥村新屋李家,在今年的八月份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思源。他是一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也是新屋李家的孩子。他的父亲在此成长,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培养得以跳出农…
保护华夏文明,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多姿多彩、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地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在这次特殊的假期中,我们进…
新乡村,巧发展
为调研疫情下乡村经济发展现状,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实施,在新时代背景下,烟台大学计控学院“心系乡村”经济发展调研队队员于8月27日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崔家集镇陆家村,初步进行实地采访调查,了解当地农村新时…
烟台大学“心系乡村”走访陆家村实践活动心得
2020年暑假,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8名学子组成了“心系乡村”经济发展调研小队,进行主题为“深入走访调研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小康政策的实施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团队8个人无法…
为抗疫添砖加瓦,严防死守群众健康底线
为抗疫添砖加瓦,严防死守群众健康底线实践日志7.11暴雨记录人:涂画今天是我们团队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就赶到了樱驼山庄小区外集合,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可惜天公不作美,原本淅淅沥沥的小雨忽然就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