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运动”调查普及
——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里说过:“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灭。知道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而发生在武汉的新型肺炎,最终还是演变成了这场灾难。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让这个春节假期变得格外漫长。
经过此次疫情,我们实践小组深刻的意识到了拥有一个优秀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而大众似乎对“健身”,“运动”,“锻炼”这几个概念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潜意识地把“健身”和“健身房”,“举铁”,“动感单车”,“跑步机”联系在一起;把“运动”和“八百米长跑”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大家“闻运动色变”,还没迈开腿,就感觉已经累得不行。大家都说,挤不出时间锻炼,也没有办法天天健身打卡健身房,而且太累了实在坚持不下去。其实,是大家对运动这个概念产生了一定的不太正确的认知,日常小活动,也能让我们的健康蹭蹭蹭上涨。比如说,赶班车也算是跑步,每天从家到站点,从站点再起跑。其实,赶班车也是 跑步,每一步,都在记录,每一步,都在算数;搬快递就是举铁。一瓶水、几本书、甚至小宝贝,都是我们趁手健身的小道具。如果在当前心率下可以保持更长时间,就表示我们能胜任更高的运动强度了;起身喝水就是练蹲起。没有大把时间,也可以抽个小空。喝水、站立、舒展一下。日常小动作积累起来,就有不容小觑的健康效果;爬楼梯就是爬山;扔纸团就算是投篮………其实,健康就在这不起眼的日常小活动里。这就是我们小组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所在: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深入社会,真实的了解疫情是否对于群众对身体素质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以及地毯式的向老百姓宣传正确科学的居家健身锻炼的知识以及方法,转变群众健康理念,推动全民健身工作转型升级。与此用时,也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感受到国家发展变化,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贡献我们的力量。
据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图1),我们可以发现,疫情之前对于自身身体健康非常关注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十八,并且有百分之二十一的人不太关注自身身体健康情况,而疫情之后对于自身身体健康情况非常关注的比例提升至百分之八十,关注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而疫情之前仅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有定期健身锻炼的习惯,其中,每周运动三至五次的人数占比为百分之四十七点六,每周运动五次以上的人数占比为百分之二十一点四,且每次运动时长在0.5至1.5的人数占比为备份至六十四点三。这些数据表明:在有运动习惯的人群中,大家的运动状态普遍较好。但是在这百分之四十第二的有定期健身锻炼的习惯的人群中,仅有百分之六十四的人会为自己制定锻炼计划,也就是说,大家的“科学锻炼的”意识还不够强。而阻碍大家定期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动力长期坚持,时间不允许,不知道怎么进行。这恰好反映了大家对运动这个概念阐释了一定程度的误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