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嵌瓷“守艺人”,探寻非遗魅力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寻找力量三下乡社

2020年7月21日,为深入了解嵌瓷文化与相关知识,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寻找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普宁嵌瓷传承人陈宏贤前辈家里进行采访,在了解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到手艺传承人面临的困境以及非遗文化传承所需的创新想法。

图为陈宏贤前辈在接受队员们的采访并为队员们讲述嵌瓷文化的知识背景。

在潮汕匠人手里,碎瓷片是凤凰的羽翼,由其制作而成的作品是生命的涅槃重生,更是一种民间艺术——嵌瓷。陈宏贤前辈从放弃画画到走向嵌瓷工艺,随着嵌瓷的逐步发展,现如今已成为普宁当地技艺最为精湛的嵌瓷继承人。

如今不少传统工艺都面临着生存的难题,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开始没落,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处境,嵌瓷技术亦是。对于此现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秉承“一定要把嵌瓷工艺发扬下去”的信念,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开始潜心发展嵌瓷工艺。

而嵌瓷工艺追求精雕细琢、专注细致的制作方式正是近年来所提倡的‘工匠精神’的体现,在质量粗糙的快速消费品流行的今天,精美的嵌瓷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实际上,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嵌瓷工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嵌瓷工艺发展现状,陈宏贤前辈指出:“社会一直在变化,手工艺品中所表达的审美观念与思想价值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设计和制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将传统的嵌瓷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与实际生活和时尚需求结合起来,通过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新的生命力。”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合现代创意和设计,将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传统工艺,并推动其持续发展。

图为陈宏贤前辈热心地向队员们展示嵌瓷的构成部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陈宏贤前辈表示,入门得先学会拿钳子,从最简单的花朵入手,从最简单的开始实践。

对于自己的儿子和徒弟,他一再强调自己能教的只是基础,想要成才,重要的还是需要自己摸索。艺术的东西得靠自己,里面应变太多,灵活度高,对于一些比较难塑造的,比如人物间的互动、形体姿态等,这些数据的掌握还是得依靠平时的积累跟经验。

随后陈宏贤前辈让其次子陈伟青为队员们逐一演示了嵌瓷制作的几道工序。嵌瓷制作步骤分六步:初稿,起胚,贴瓷,修补,做头,上色。每个步骤都要考虑故事情节,人物设定,颜色搭配,整体构图等,采用浮雕和圆雕的工艺技法,造型手法以写实为主,注重装饰效果。其中,最考验技巧的是剪取瓷片,俗称“剪饶”,熟练的工匠常把完整的瓷器往硬地一甩或用钳子敲击,依据裂开瓷片的形状用钳子加工取“饶”。看似平凡的一步步手工制作,却蕴含着一代代嵌瓷制作者的汗水,在不断的传承中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在讲解与工序的演示过后,陈伟青先生耐心地带着寻找力量的队员们体验了嵌瓷的制作。

接着陈宏贤前辈向队员们展示了嵌瓷的众多成品,并向大家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以及艺术特色,队员们无不感慨作品的精美且对嵌瓷手艺人的精湛技术表示敬佩。嵌瓷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有着极为重要的纪念价值和传承意义。

寒来暑往,冷暖自知,嵌瓷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现年64岁的陈宏贤前辈仍在追求嵌瓷技艺的无限可能,努力地让嵌瓷工艺焕发新春,适应现代社会,并更好的传承下去。这希冀经久不衰,在流金岁月中显得尤其深厚。

然而就目前来看,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来加深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才及其技艺的保护和培养。同时,文化瑰宝不仅需要守护,更需要学会融入新时代,方能展现出自身蓬勃的生命力。

图为寻找力量队员与陈宏贤前辈及其儿子陈伟青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生带你体会地摊之美
地摊经济的商机与烟火气最近地摊经济大火,国家政策也相应地放宽了对地摊经济的限制。那么,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其合法性一直存在争…
广东高校学子三下乡:采访行走不息的“英歌人”
2020年7月22日,为深入了解英歌文化与感受其魅力,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寻找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普宁英歌传承人张伯琪前辈家里进行采访,在了解的过程中,队员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英歌的雄浑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寻最美的人,说最美的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肆虐牵动着万千人民的心。而社区、村委会等作为离我们最近、最温暖的地方,是我们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基层防线。为了深入调研和宣传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的工…
商学院团学骨干实践队队员深入走访实践场地
(通讯员高心羽)7月26日上午,商学院团学骨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高心羽来到其负责的调研场地河南省南阳市新华街道办事处淯阳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并针对“线上+线下”的小额信贷模式课题进行访问,了解相关的…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观看智慧农业,感受科技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食品安全无法保障、环境污染、农业生产成本过…
食堂防疫不懈怠,众志成城克时难
暑热减退,秋菊渐开。2020年8月28日至2020年9月2日,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学子陆续返校,回归课堂。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机尚未解除,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重庆理工大学积极组织…
安徽大学生调研工作之疫情防控篇
8月3日到8月6日,电气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春泥团队成员苗同志来到了安徽省太和县苗老集镇淝西行政村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期间主要参观了解了当地村委会疫情防控措施,走访了党员和普通群众,共重点采访了两位…
行走不息的“英歌人”——泥沟英歌传承人张伯琪先生专访
2020年7月22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寻找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普宁泥沟村英歌传承人张伯琪前辈家里进行访谈,了解张伯琪前辈对英歌发展前景的独到见解,同时寻找力量队伍也将协同张伯琪前辈为…
山东大学生带你走进地摊中的最美故事
“凡人”岁月里的“地摊”记忆儿时记忆70、80后一定记得,小时候在校门口摆地摊的“江湖小吃”——-麦芽糖画!现在在很多的景点也都还会看到这样的小摊,你可以转动着旁边的十二生肖罗盘,随机抽取自己想要的…
大学生采访疫情工作之社区人员篇
8月6日至8月8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春泥小队来到了淮南市淮岸社区进行“寻可爱的人,讲最美的故事”调研。首先我找到了我们小区的门卫沐阿姨,在通过提问和交谈了解她在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