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寻找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普宁泥沟村英歌传承人张伯琪前辈家里进行访谈,了解张伯琪前辈对英歌发展前景的独到见解,同时寻找力量队伍也将协同张伯琪前辈为推动英歌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张伯琪,1945年出生,普宁泥沟村人,享有盛名的中板英歌头槌,在泥沟英歌舞上颇有造诣。其一家三代曾在英歌队里当头槌。张伯琪5岁开始学英歌舞,14岁开始进英歌队参加表演,始在队伍中扮舞蛇的时迁,接着舞尾槌。2008年,他被省文化厅授予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图为张伯琪前辈接受采访并为队员们介绍着英歌队“前棚”、“中棚”、“后棚”的区别。
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英歌,在揭阳普宁流传了300多年的民间舞蹈,一种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威猛、雄浑的表演风格和粗犷、豪迈的精神风貌。
张伯琪老先生向队员们介绍说,英歌舞具有浓烈的水浒色彩。每年的正月二十一日,排山倒海般的英歌节在普宁大地拉开序幕,绘画着独特脸谱的英歌舞者会从古村街巷奔涌而出。
为了使队员们更加详细地了解英歌文化,张伯琪先生手持两节木棍,扣槌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幅步大。双槌起落,扣击对舞,手腕转动打活槌,产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头部自然左右晃动,极有舞蹈感,展示了勇士群情激昂、一往无前、志在必得的精神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了一种真正的雄浑艺术之美。
现在不仅是张伯琪老先生儿子的英歌舞青出于蓝,他的小孙子模仿起老碟片中的英歌动作也有模有样。而队员们也在张伯琪前辈的指导下,一同拿起木槌学习起最基本的英歌动作,亲身体验英歌的雄浑气魄。
图为张伯琪前辈细心地演示指导着队员们英歌舞槌的动作。
张伯琪老先生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对英歌舞有着浓烈的兴趣,于是他下定了决心要学习英歌舞,想方设法地偷偷练习,他比别人用着更重的木棍,“有质量的木棍就更有惯性,动作更加刚劲有力。”张伯琪老先生如此介绍道。
在四五十年代时,英歌被潮汕人民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在七八十年代的泥沟村有着一百多支英歌队伍,到2004年,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张伯琪老先生如今也已年近八十,却仍苦心孤诣地传承着那令人动容的英歌情怀。
当队员们向张伯琪前辈问及所谓的“英歌魂”时,张伯琪前辈的眼神发生了变化:“英歌是一种民族艺术,而他的魂应是人们发自内心,有兴趣的去表演。表演的时候态度就要一丝不苟,英歌魂的魂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你要领会他其中的精华,然后通过大脑的创新,发自内心的把它表现出来。这才是魂!”
当张伯琪老先生得知英歌被列为“世界非遗”时,他在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担忧。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民俗的淡化,普宁英歌的完整性不断遭受冲击,电子产品的盛行和追名逐利的观念,使年轻人学习英歌的热情正在下降,这让张伯琪先生倍感忧心:“老祖宗传下来的英歌文化,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失了,那真是太对不起老祖宗了,我问心有愧啊!”艺术难能可贵,于是政府决定多管齐下,从幼儿开始培养,并建立起了英歌文化基地。2004年他辅导的泥沟少年英歌队参加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暨第三届亚洲民间儿童艺术节比赛,夺得了金奖并被广东省选派进京参加国庆55周年大型游园艺术表演。
图为张伯琪前辈带领队员们观看英歌纪念光碟重温英歌精彩表演。
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中最具代表性情绪舞蹈之一,它的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潮汕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英歌舞更是展现着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
“薪火传不尽,春从腊底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岁月和先人留给人们的厚重礼物。对于这份礼物,寻找力量队伍决定不仅仅是去单纯了解,更以自身行动去落实,队员们在亲身感受过英歌动作的气魄后,跟随张伯琪先生的指引,前往了普宁博物馆,了解英歌文化的同时,还在周边进行了英歌纪录片的拍摄取景工作,致力于还原出英歌舞蹈最真实最震撼的一面,让当代大学生走近英歌,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感受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
图为寻找力量队员们在普宁博物馆为准备英歌纪录宣传片而实地学习英歌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6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