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深入贯彻“青年传承文化绽放”的主题,福建农林大学溯源传薪队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方式,积极参与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将渺渺青春,微微绽放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上。
我们的调研以沙县肩膀戏、安溪茶文化、莆田莆仙戏为例,通过线上观影、制作海报、微博宣传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短短6天中,我很幸运地成为了队伍的一员,和大家一起,在学习中领悟文化的博大,在沟通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中感受温暖与美好。
熟悉与陌生交织
从熟悉的家乡传统文化中捕捉知识盲点,将熟悉的同学以陌生的线上形式聚在一起,熟悉与陌生交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再通过6天里不断地接触与磨合,将陌生变为熟悉,渐入佳境的感觉真好。通过活动,我的大脑“充饱了电”,在调研中了解肩膀戏的曲调在后来兼容了南词和土京戏,保留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观影时感受茶文化“绰约丰姿任品斟”的精髓;在宣讲中加深对莆仙戏“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手部标准的印象。每一次文化的洗礼,都对我有着醍醐灌顶之力,让我变得开朗、专一,能够潜心研究文化。
思考与责任并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和总结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能力。从第三天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我发现,文化的发展不仅靠传播方式的拓宽,还必须靠人们传承意识的增强。那么如何提高人们的传承意识呢?我在反复思考中得出了答案:文化要“远走越远”,就不能“好面子”,要走进群众。我们可以在举办文化精品展的同时推出文化创品,让传统文化走向精品化,再安排些许文化解说员为大家进行讲解,拉近群众与文化的距离,这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式!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第五天开展云宣讲时,我感受到了和这群青少年十分相似的一点,那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靠的就是我们为首的年轻一代勇立潮头,将文化之大任架上肩膀,笃定决心乘势而上,谱写文化的新篇章。
合作与温暖相伴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活动在准备阶段和开展阶段有着天壤之别,这是我在实践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比如,大家在对文化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上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问题设置要尽可能详细,多维度展示文化产生的问题,但有的认为问题不要太多,只要能正面反映文化所在的问题即可。又比如,大家对于文化传播的手段有不同想法,有人认为要以借助网络、自媒体为主的新兴方式进行传播,但有人认为沿用以纸质媒体为主的传统方式宣传更合适…..庆幸的是,诸如此类的“纷争”,都没有影响到队员彼此的和睦。我们将问题汇总到一起,在腾讯会议和群聊上集中解决。思想上的火花,情绪上的共鸣,满意的解决方案,大概就是我们持续沟通下得到的最好结果。
6天时间里,我们学会了互相磨合,化干戈为玉帛,化困境为机遇,一起携手克服了重重曲折。感谢我的团队,它让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也让我坚信,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华夏儿女仍在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定能欣欣向荣、可望可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6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