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解密苗服麻纺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孤独の守望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饰的主要过程,为进一步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分为剃麻、纺线、蜡染。第一天,实践队跟随村民来到了麻地,亲身感受苗族服饰原材料麻的采摘。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麻的枝叶无法用作制衣,采摘的同时需将枝干砍掉,收好的麻需进行晾晒方可使用。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工坊,在非遗传承人王树萍老人的指导下参观并学习了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第一步,苗族村民把晒干的麻拿起剃麻,将麻的木质部捏下形成了麻皮。第二步便是纺线织布,王树萍老人坐在织布机上,手脚并用,这项工艺看起来简单,实践队实践演示时,却状况百出。

第三步为蜡染,用蜡在麻布上画出图案,再将麻布进行染色,市面上看到的麻布大多为靛蓝色的,这种颜色是由草靛染制形成的,草靛要在夏末秋初靛垂花穗时收割,一旦草靛成熟,便制不出想要的颜色了。收割好的草靛经过沤靛、搓靛、下靛和发靛等步骤,便可以进行染色了。将染好的布在水里煮过后,蜡染的图案便可以显现出来了。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文山博物馆。这里陈列着苗族几千年的文化,每一件展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这块麻布上的图案寓意着一位贫穷的女性买了一块地周围种上青草,中间鲜艳的颜色便是女性自己,象征着苗族女性对丈夫的忠诚。

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对王树萍老人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王树萍老人从小便接触这项手艺,在云南边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她靠着对这项手艺的热爱坚持了下来,对她来说,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这不仅是一项手艺,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与信仰。谈及那段贫困艰苦的岁月,王树萍老人留下了眼泪。这个眼泪不是为自己的辛苦,而是对于这项手艺传承的艰难。政府申请非遗时期曾经找过王树萍老人,提出给予补贴以及各种丰厚条件,但她强调道“即使国家没有这些条件,甚至需要自己去承担费用,我也会坚持将这项非遗传承下去。”每一项非遗都是“活”着的,有生命的。他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寄托着他们的希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收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更需要人民群众的重视以及保护。希望我们这次实践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这项手艺,并且将它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2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解密苗族非遗别样风格文化
为走近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探寻其传承及发展现状,2020年8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苗旅之行队(后文简称七开得胜)团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马塘镇塘子寨村对苗族麻线纺织技艺传承…
酒香传万家,经典永流传
酒香传万家,经典永流传“酒”感情的寄托、抒情的工具、灵感的源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们看到曹操的建功立业的壮志酬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们感受着李白的感…
临风三下乡第1天
三下乡第一天2020年8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临风”暑假社会实践服务队正式启航。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采取了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进行活动。在上午由队长罗添顺对此次三下乡进行了简单的动员会,…
济宁市鱼台县扶贫实况调研
时值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本实践队以探访调研济宁市鱼台县扶贫实况为主要目标,深入了解扶贫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并进行整理汇总学习,同时响应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化”的号召,积极发掘、传…
“数字时代,铸币未来”暑期调研团线上线下访谈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的运行情况,认识到数字货币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意义,商学院“数字时代,铸币未来”暑期调研团于8月3日至8月23日走访了多家银行、企业,采访了多位相关领域专…
防疫实践活动
通过大学生防疫知识的学习后,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暑假的实践活动我作为志愿者参…
投身防汛一线,体现责任担当
暑假期间,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武汉,积极为武汉的防汛工作贡献出植科学子的一份力。2020年8月2日至4日,实践小组前往长江二桥附近的江滩开展防汛工作,上午10点,小组成…
走进云南文山,探访苗族博物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探访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周堂村
为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提高其红色文化素养,并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对当地扶贫的作用,烟台大学微观鱼台实践队于7月25日探访了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周堂村。此次实践活动主要是对周堂地道战纪念…
“数字时代,铸币未来”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DCEP)在苏州、成都、深圳、雄安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为数字货币的全国推广做准备。为了研究数字货币在试点地区的运行机制和试行情况,山东大学商学院“数字时代,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