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原本欢喜的春节变得沉郁,紧接着“战疫”马上打响,各级医疗人员随时待命。2月14日,来自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体外肺膜氧合EMCO团队骨干成员——邓鸿胜医生,随浙江省第四批医疗队踏上征途,“逆行”到湖北省武汉市,用行动践行了“重症医生职责所在,性命相托,义不容辞”。
2020年7月28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窗口担当”暑期实践队队员前往了金华市婺城区金华中心医院,访谈了这位抗疫一线上的“突击兵”。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邓鸿胜医生的采访 2020年7月28日实践队通讯员薛凌欣摄)舍小家才为大家:邓鸿胜医生整个春节假期都在岗位上忙碌着。为了防止把可能的病原体带回家,他单独住在医院边上的小房子里,二十天多没见过父母、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疫情期间,他每天关注湖北特别是武汉的疫情发展形势,提前准备好各项必备物质,只要一声令下,提起行李箱就可以出发。这次参加支援湖北的行动,他第一时间赶回家,带着口罩没进门,和妻子、两个孩子匆匆告别。他说,“我坚信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做好榜样,青年骨干在关键时刻要不惧风险、挺身而出、毅然逆行。”
害怕却义无反顾:虽披着“战士”的外壳,但实际上,我们都是普通人。害怕实乃人之常情,“但我们毕竟是医务工作者,如果我们不上去,那还有谁能上呢?”邓鸿胜医生这样说。他也回忆到,当时下飞机的时候,偌大的机场空无一人,高架路上也只有运送物资的军车。然而“真正投入准备和治疗病人的工作中之后,也就把危险抛到脑后了,该治疗什么就治疗什么。”他知道他的社会责任,还来不及害怕,他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抗疫的一线。
(图为邓鸿胜医生在武汉医院)
工作与自我调节:抵达武汉的第二天邓医生就进入了重症病房,快速熟悉60余名病人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危重病人的详细情况,进行重点评估。同时,他抓紧熟悉重症病房里的相关“武器设备”,亲自动手进行组装调试,并熟练掌握了相关设备的操作,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我一定要确保来之能用,用之能战,战之能胜。”在这紧张的工作之下,邓医生也通过室内锻炼,通过与家人视频通话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舒缓自己的情绪,提高给自己的工作状态,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者负责。
(图为援鄂医生一起工作)
自豪与相互勉励:邓医生所在团队在武汉连续工作47天,累计收治患者310人,其中重症、危重症203人,救治ECMO患者6例,有创呼吸机患者30例,无创呼吸机患者13例,累计出院好转263人。邓医生说:“来自省内各地的医护人员看到我熟练地使用呼吸机以及ECMO设备,与我们一起搭班的医护人员都感到特别的安心,因为一旦有危急情况,大家有坚实的后盾可以依靠,这也相当于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浙大系统这个大家庭中,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邓医生的专业技能都有很大的提升。
(图为金华市中心医院医疗突击队合影)
通过这一次的访谈,我们的实践队员对与援鄂抗疫有了更深的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从来不是一句空谈,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凝聚成火,温暖寒冬。奋战一线的医疗党员,用奉献抵挡“冰冷的病毒”,筑起了坚固的城墙。
这次援鄂对于邓鸿胜医生来讲,他心疼武汉人民,他被患者的信任感动,也因自己能用专业知识救治生命而感到欣慰与自豪。“武汉挺过来了,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其间虽然过程很曲折,结果却是好的。在和平的年代里,能上前线‘战斗’,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终于,战士们卸甲载誉,胜利归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0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