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称刺桐城,是海上丝绸之路三大主港之一。宋末至元代,刺桐港的规模超过广州和宁波(明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600年前的泉州市舶番坊,丝路勃兴,梯航万国,俨然一派“闽海云霞绕刺桐”、“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都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从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开始。7月17日上午,“海丝”探寻实践队分组前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博物馆,在泉州的历史长河中“见证”泉州的过去与现在。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非遗作为无形的‘活’的遗产,展示着海洋文明一脉相承的特性,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忽视、小视、无视它。”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周小璞说过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指引着实践队员们在非遗馆中寻找“海丝”的踪迹。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在中国茶叶、瓷器、丝绸通过“海上丝绸治理”走出去的同时,国外的香料、手艺也相对应地走了进来。实践队员林泽敏表示:“参观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不仅让我们惊叹于精妙的闽南传统手艺,德化瓷、泉州彩扎、惠安石雕……也看到了国内外的物物交换以及闽南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同海外文化的结合发展。这里的650多件非遗珍品每件都值得我们细细观看、品味。”在文化的交流共融中,非遗是海内外联系互通的很好途径。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包括“出国史馆”和“泉州人在南洋”两个基本系列,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泉州人出国的历史情况及其原因和泉州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史。虽然泉籍华侨华人边居世界各地,与故土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走得多远,心中时刻不忘他们的“摇篮血迹”“故国家园”。馆内展品反映花钱华人史上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等,实践队员黄旭在参观过后表示:“泉州华侨博物馆为后来人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载,让我们铭记中国发展的不易和艰辛,以及祖祖辈辈所付出的努力。”幸福的生活不是凭空出现的,它要靠我们的努力和毅力去争取。
由于在实践期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正处于维修期间,大部分场馆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实践队员们并不是毫无收获,在杨湘贤先生的摄影展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七十年代以来泉州的城市变迁、民俗故事和海交史话。
泉州博物馆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这里详细地介绍了闽南文化的起源、闽南语的形成与创新、闽南人民的信仰以及闽南人的海外交通史。其中最让实践队员们感兴趣的就是闽南方言,实践队员陈梦凡表示:“作为泉州本地人,没有学过闽南语是我最大的遗憾,一直想找机会学习闽南方言。”事实上,闽南语也是实践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对闽南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线索,从宋元时期开始,爱拼敢赢的闽南人遍布东南亚,在外定居的闽南人一贯与故土保持密切联系,并产生了富有特色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带来语言交流,这些番客每次回到故土便带来诸多见识和经验,也包括所学来的马来语、英语等。在泉州博物馆参观时,实践队员就发现了一些这样的词汇,比如英文中的“tea”其实就来源于闽南语中的茶、印尼-马来语中的“gua”来自于闽南语中的我……,闽南语方言中有不少是外来词,闽南语中肥皂一词源自葡萄牙语的“sabon”、咖啡源自英语“coffee”……无论是从闽南语转变成为外语,还是闽南语中的逐渐演变的外来词都让闽南语更加丰富多彩和有趣。
参观这些博物馆,看到的不仅是闽南的文化印记、闽南人传统的生活形态,更多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人民生活带来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和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