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红色记忆,学习党员精神,8月20日,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小红柚”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华余村进行了实践调研。华余村作为一个以烈士命名的村庄,书写着一代代的红色故事,团队成员深入其中,与70多位老党员一同聆听书记教诲,追忆党的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和老党员就党建进行交流 通讯员钱玥提供)
活动伊始,华余村书记袁以华简单介绍了下一阶段华余村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强调了党的建设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同时,书记表达了对实践团来此学习交流的热烈欢迎,并对年轻团员与老党员们薪火相传的初心精神表示殷切的希望与积极的肯定,期待实践团的同学们为党群服务中心的老党员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日分享会。
团队成员魏可妍主持了本次分享会,她介绍了党建发展的三个阶段——党建之初,党建转折以及党建至今。通过回顾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中国共产党波折却坚定的发展历史,从中了解、学习、感悟党建的艰辛历程,弘扬红色历史文化,继承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在共产主义的熏陶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培养下,对党的建设问题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团队成员马秋芝与彭艺丞同学分别就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与遵义会议的开展进行了分享交流。马秋芝同学从陈望道心无旁骛首译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先进事迹中得到感悟,肯定了其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加劲,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助航,为中国革命英才铸魂,为中国革命的深入开展发力的重要意义。彭艺丞同学重点介绍了遵义会议的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她以古鉴今,立足当下,深刻体悟到遵义会议为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发表对于党的建设的感悟 通讯员费雪提供)
疫情期间,无数党员冲锋在前,积极投入到了战疫一线,躬体力行,无畏生死。无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还是后方的保障与坚守,他们都是这场战疫的最美风景。分享会的尾声,实践团成员与在场的老党员们以视频观看的形式回顾了疫情期间“逆行英雄”的感人事迹,致敬一线工作人员。从中感悟到,守护他人,应当进行自我革新,坚定立场、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忠于党民。此后,与会人员重温建党之路,体味那段历史长河中的生与死、荣与辉。脱贫攻坚战役尚未完全胜利,抗击疫情战役仍未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仍在继续,新时代的团员和党员仍需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艰苦奋斗。
(图为袁以华书记总结本次党日活动 通讯员郭新宇提供)
在观看完短片之后,袁以华书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汇报总结,先是对于来到华余村实践调研的团队成员们再次表达了感谢。针对之前的党建工作以及活动提出了鼓励,不足之处提出了指正。对于未来的党日活动,袁以华书记表示希望能够和调研团成员建立长期合作学习关系,共同描绘美好蓝图。
(图为袁以华书记带领团队参观党性教育基地 通讯员钱玥提供)
党建基地建设一直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会议结束后,袁以华书记带领团队成员们参观了华余村的党性教育基地。党建基地中详细介绍了党的目标宗旨以及光辉历程等。此外,袁以华书记还给团队成员们展示了华余村近年来所获得的一系列奖项、党员风采以及宝龙纺织公司等当地优秀企业组织。参观结束后,团队七位成员还在党建基地重温入团誓词,红色的团旗和成员们坚定的宣誓互相辉映,彰显红色之声。
(图为团队全体成员和老党员共同合影 通讯员费雪提供)
经过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的半日会谈、调研,袁以华书记的党建活动建议以及感悟不仅有利于华余村当地的党日建设,也给大学生们进行校地共建和党日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在国家的政策领导之下,华余村党的建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此次交流活动团队成员从党建过程切入,与华余村的老党员们进行了思想政治交流,并且为未来继续发展党建的引领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