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棒人,在重视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提升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文化在新时代的绽放。因此,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我选择了“青年传承文化绽放”的调研主题,以我的家乡——湖镇围,为对象开启我们的文化传承之路。
湖镇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是岭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一个村就是一座城,一个围就是一个圩”,这是当地居民对湖镇围的历代相述。作为一个饱受千年沧桑依旧不被繁华侵扰,伫立于现代高楼之中的静谧古村,她的建筑、他的历史、他的文化应当是值得被挖掘和发扬的。
湖镇围,一个集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于一身的客家围屋模式的古村落。现仍完整保存的古建筑有300多处。据当地村民了解到,建筑围墙均以“两层重叠,中间夹空”方式建造,以抵制酷暑。平常百姓家的门楣上面也普遍可见精美的雕花与壁画。历史的变故,岁月的蹉跎,曾经作为胡氏家族象征、辉煌一时的十二座宗祠现今保存完好的仅剩东、西二祠与德基公祠三座。西祠为胡氏宗祠,分两进二建建筑模式,以大理石铺面,正太门的门楣上镶刻“祀”、“胤”二字,有“祭祀”和“后裔”之意。正厅为历代胡氏祖先“尊亲堂”。东祠为愈宽公祠,分三进二天井模式,青石门框上贴联一幅,上联是“苏湖世泽”,下联为“吉水家风”。据族谱了解到愈宽乃文俊六子,为学士,因仁治善行,深受民众爱戴。中堂斗梁悬有“罗浮名宗”的牌匾,为明代惠州府授封,可见当时湖镇围的光辉之势。德基公祠为广府风格三进式建筑,其主体建筑已基本坍塌,但残留的麻石柱子以及穿廊的斗梁木构、精美雕刻仍旧会让看者惊叹不已。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或书本流传,或建筑鎏金,亦或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习俗。湖镇围的新年“上灯”风俗就是世代不变的接替。“灯”在湖镇方言中有“丁”之意,即为添丁之喜。根据采访之人描述,上灯前需要去买灯,所谓买灯,意即添丁的人家(灯头)在族长的带领下在大年初六这天,将上一年十二月二十六便订购回来放街上的特制花灯和泥公仔抬回祠堂。大街到祠堂不到三公里的距离,但却要从早上四点走到下午一点才能结束。买灯回来路上需要拉大队,走街巷,敲大鼓,放鞭炮,浩浩荡荡,热闹非常。男丁母亲需身着红色旗袍,将泥娃娃放置两竹筐,并且一路上竹筐都不能触及地面,否则有不祥之意。男丁爷爷则身着长袍或中山装,肩负抬花灯的任务,一路望去,颇有古时风味。
史料记载,湖镇围的祖先在宋代就迁入此地,之后便一直在此扎根繁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后来因经济发展,人才辈出,文化得以繁荣,政治地位也逐渐提高。所以,在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便在此建起了城墙,而村外自然形成的月湖随之成为了护城河。由此湖镇围发展成为湖镇城,故湖镇围有“宋村明城”之称。资料描述到:“四周均有城墙环护,城墙外亦有护城河,设有迎阳门(东门)、北镇门(北门)、望庚门(西门)。大街全由方石砌成,平坦清雅…… ”仅仅是文字都能想象到当时城墙之下的气派之景。然而,岁月的更迭,往昔恢弘早已不在,曾经近三千米的古城墙也只剩下一小段残垣断壁。
根据实地深入研究以及采访者描述,古村主要有三条主通道贯通,如今普遍能用的剩下一条,街道原本是由花岗石条铺成的,但因1958年需要修建显岗水库,所有石条均被一撬而空。村内布局为“耙齿”形,近百条大小各异的小巷纵横交错,分布在各个院落之间。环村南一条长约千米的主街道就如一柄巨型“耙梁”贯通西东。如若不是在当地长大的村民,一不小心,便可能迷失在巷道之中。主巷道的两边不仅仅有古建筑身影,你还能看到大理石砌成的古井,如若遇到打水的村民,或许能够一品古井之下的甘甜与清凉。我在现场实践时遇到一位长辈,他跟我讲起,湖镇围原有七口古井,参访天上北斗之型,被月型护城河包围,故有“七星伴月”之说法。
关于湖镇城的故事,博罗县内流传了三种传说。(以下内容摘自资料)
(1)《胡氏族谱》记述:南北朝时期,南越皇刘澄因局势动荡,带着妹妹(彩霞)南下避乱。到了湖镇围,由文俊祖敬奉。村外山岗野林中常有黄猄叫声,刘澄闻之悲切,问当地村民此为何物,叫声如此悲惨?村民逐告知,乃黄猄也。刘澄闻之暗思,自付皇也,惊也,此地不可久留。于是刘澄决定离开此地,到其他地方考察民情去了,并把其妹留居湖镇围,文俊祖侍奉殷勤,并以兄妹相待。
世乱平定后,刘澄回朝复位后,访妹彩霞下落,得知皇妹已在湖镇围病故,逐下令建尘顶皇城于湖镇围,谓皇姑城。据传,彩霞病故时,胡氏族人为之风光大葬,并建墓一座,该墓遗址在西门岭中,胡氏族人称之为彩霞墓或皇姑墓。
(2)《博罗县文物志》记载,关于湖镇城的来历,当地村民中流传着一段美好的传说。有一幼稚无知的皇姑出巡江南,来到湖镇围,不幸病死,当地村民为之厚葬。皇上得知消息后,便先说其妹嫁于博罗湖镇而死,逐从国库拨资在湖镇围建城一座,谓驸马城。
(3)《博罗民间故事集》描述:有一南宗皇帝落难,逃到湖镇围,被村中一个穷人所救助,后皇帝复位,走时无礼相赠谢恩,随手解下身上裤带,交给穷人,说:“到你遇到困难时,就拿着这条裤带到京城找我吧!”
后来那穷人穷得揭不开锅,就拿着那条裤带上京找人。皇帝知道后,亲自出宫迎接。皇帝问他想做何官?他说不知有何官可做?皇帝就将当朝所有官名念给他听。当皇帝念到“千总”这个官名时,穷人以为这个官最大的,就随口说:“就让我做个千总吧。”皇帝就封他为千总官。穷人见京城的城墙宏伟壮观,便对皇帝说:“我想回乡建城。”千总官职还不够资格建城。但皇帝念其昔日有救助之恩,就答应他的要求,由朝廷出资,赐他回博罗建“湖镇城”
无论何种传说,无论内容是否有过度夸大之意,但也却是古村千年历史的一个佐证吧。
悠悠千载,月湖之外早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一湖之隔的这座古老村依旧在历史风烟里守护着先祖留下来的基业,然而,现代化的浪潮正在紧紧逼近,该如何守护住这些古老的宁静,需要现在的我们共同努力,但愿,在下一个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代依旧能够经历现代匆忙的步伐后,依旧可以在假期来到这座古村,感受岁月沉淀下来的这片古朴与静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8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