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巨龙腾飞,中国的乡村跟随着国家一体发展。湘西一隅上的十八洞村处在崇山峻岭之间,贫困桎梏着世世代代的村民,却凭借着精准扶贫使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这些信息都吸引着我们进一步了解十八洞村的重生之路,7月30日,我跟随着“聚焦新兴乡村,探寻多元发展”调研团线上观看了影片《十八洞村》。
“走”进十八洞村 感受乡村振兴
今年的盛夏也没有叫人失望,温度攀升的热烈,对于调研团的成员来说是一项莫大的挑战。所幸,下午队长指示的任务是观看影片《十八洞村》。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大家自觉在线上进行观看。我带着期待与好奇打点开了这部影片,仔细地观看了电影后,我突然领悟到队长布置这项任务的原因。影片讲述了十八洞村的一位退伍老兵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虽心态各异,但最终立志、立行,从物质与精神上纷纷打赢了一场脱贫攻坚战的故事。当我在事后知晓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对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重新有了全新的认识。
电影中的一句“我杨英俊种了一辈子的田,结果种成贫困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为退伍老兵的杨英俊一生勤勤恳恳,将大半辈子的精力都花在那几亩田上,却因家里多了孙女小南瓜,被重新识别为贫困户。也不禁让我开始思考,帮扶脱贫究竟该从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村民们单单局限于手中的一亩三分地似乎,收入增长微乎其微。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结尾找到了答案。电影中村民找到了一片废弃的矿场,历经波折,最终杨家兄弟决定实行填土造田的计划,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我看到这不仅为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所深深地折服,十八洞村的人民依靠智慧机遇与生活经验为村庄重新注入了生机。而在我们的中国大地上其实有非常多村庄化腐朽为神奇,重燃乡村振兴的火焰。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国农民骨子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寻找机遇,这份精神也激励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中,继续发光发热。
交流探讨 感悟乡村发展
影片里每个出现的人物以必然有它的意义存在,整部电影看完,我对各人物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唯独对身患疾病的小南瓜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在晚上的感悟分享会上,队员曹鑫伟的发言说到:“小南瓜在影片中‘失踪’了一回,虽然小南瓜身患疾病,但是全村上下依然都在奋力地寻找着她的身影。”我突然领悟到,小南瓜不仅仅是老杨家的孙女,同时他也是千千万万的农村村民中的一员,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没有一个人会被落下,即使是一个小女孩她的身后依然有国家以及村民的帮助,2020年是脱贫致富的收官之年,无论是谁都不应该被抛下,小南瓜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想到这,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队员们争先恐后地发言,队员陈雪莹激动地说道:“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老一辈的杨家班不忘对土地的热爱,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新一代的杨家人通过开网店、组织刺绣培训,借鉴外来经验,将本土文化和特色广泛传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新时代经营模式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巧妙结合正是现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趋势。
电影引起了连我在内不少的队员的同感,我们的家乡从前就像十八洞村一般,尚且处于发展初期的阶段。近两年离家求学,队员们每一次回家都能够看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同学的家乡建了新的柏油马路,有的村庄边通了高铁,而我的家乡则是重新翻修了百年的古宅,使历史文化再次熠熠闪光。联想至我们前两日前往村庄调研时,村民与我们谈及十年前村庄同样感慨良多。我想这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目标,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就整个国家一齐建设得更好。
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星星点点地分散着农村人口五亿余人。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村庄如同十八洞村一般曾经在发展的道路上遇见重重的困阻,而我们却眼见着中国乡村在近几年内的巨变。影片观看完毕后,我的耳畔似乎仍旧是湘西秀丽的风景,村民们坚定的口号,我坚信中国的土地上会有愈来愈多村庄会如十八洞村在未来振兴腾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