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蛮话不蛮”赴苍南实践团,于2020年8月26-28日前往江南垟(温州龙港市以及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钱库镇、金乡镇、望里镇、炎亭镇一带)进行实地调研,研究文化自信视域下影响蛮话传承的因素以及讲蛮话带来的影响,与蛮话领域的相关专家、江南垟百姓进行深度访谈,共同助力蛮话传承。
一、调查背景
方言是故乡特色的名片,此次疫情期间,山东齐鲁医院医疗队为了方便沟通,特编出武汉特色方言使用手册。反观当下,爷爷奶奶为了与儿孙交流开始学起了普通话;留学生的外语越来越流利,而方言却早已淡忘。“鬓毛未衰乡音衰,却把他乡认故乡。”方言不仅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更是我们对故乡一份坚定的认同。
蛮话,系温州市苍南县原住民语言,温州龙港市通用方言,2017年被正式列入国家地方方言保护语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起源颇有争议。蛮话方言使用区域主要在温州市鳌江流域以南的江南垟片区,包含龙港市(前身龙港镇)、钱库镇、金乡镇等乡镇,使用人口约30万。由于全国普通话的推广、方言使用环境压缩、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蛮话方言使用人口逐年递减,面临传承困境。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其日渐式微折射出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在该背景下,本调查试图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探讨得出蛮话传承具体可行的举措。
二、人物访谈
访谈对象:王斌
人物简介:苍南县钱库人,苍南县蛮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蛮话童谣”代表性传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蛮话历史文化,曾编著《蛮话民间诗》、《蛮话歌谣》、《蛮话童谣》等。
访谈主要内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斌老师认为在望洲山和太平河养育下的蛮话人,具有艰苦奋斗、勤劳、彪悍勇敢的特质,且非常注重宗族关系。蛮话人讲的蛮话也非常具有特色,蛮话具有7个声调,词语非常粗犷,生动形象。王斌老师还为我们讲述其在收集童谣过程中的故事,王老师认为蛮话童谣不仅念起来幽默、朗朗上口,还反应了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给现在的孩子们以丰富的想象。在地方政府和王斌老师的努力下,最终收集整理了71首《蛮话童谣》,并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苍南童谣》名录。
关于蛮话的传承困境,王斌老师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庭。一方面是部分家长担心教方言会影响孩子学习普通话。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孩子在学校都说普通话,而有些年轻的家长认为学了方言就说不好普通话、学不好英语,粗暴地将方言和普通话对立起来,不愿意教孩子说方言。据王斌老师讲述,以前老师上课都是用蛮话,大家普通话说不好,但是现在学校里老师们都教孩子们讲普通话,孩子们的普通话普遍比较标准,他认为家长们在家中应该有意识地教孩子们说方言。另一方面,有些家庭由于父母双方来自不同方言区,父母使用的方言不一样,平时只能用普通话交流沟通,导致孩子也只会说普通话。
图1 王斌老师为团队介绍蛮话文化
图2 团队与王斌老师合影留念
三、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20年8月26日7点至2020年8月28日17点,共回收有效问卷463份(纸质问卷344份,电子问卷1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72%。
在受访者的463个样本中,认为自己方言“能流利和他人交流,无任何障碍”的有43%(199个),认为自己“能和他人交流,偶尔有障碍”的占28.7%(133个),认为自己“基本能听懂,但不太会讲”的占15.8%(73个),而认为自己“听得懂一些,但不会说”的占8.2%(38个),认为自己“听不懂也不会说”的占4.3%(20个)。虽然方言整体掌握情况较为理想,70%以上的人能用方言和他人交流,但受访者对方言的认同态度严重低于普通话认同态度,其中对普通话的平均认同态度为4.43分(满分5分),而对方言的平均认同态度仅为3.7分。
除了对整体样本进行分析,我们对“年龄层”与“方言掌握程度”、“最熟练的语言”进行相关性计算,发现“年龄”和“语言认同”、“方言掌握程度”、“最熟练的语言”在0.0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即年龄越小,对方言认同度越低,方言掌握程度越差。为了更清楚地展示调查结果,我们对“年龄层”与“方言掌握程度”、“最熟练的语言”进行交叉分析,详见图 3各年龄层方言掌握程度、图 4各年龄层最熟练的语言:
图3 各年龄层方言掌握程度
图4 各年龄层最熟练的语言
在“年龄层”和“您最熟练的是”两个变量的交叉分析中能够看出,选择“蛮话”的受访者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而选择“普通话”的则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我们还发现,80后一代成为这一变化的分水岭,即自80后一代起,普通话的熟练程度开始超过蛮话和其他方言,具体如图 4所示。这表明,蛮话方言的普化趋势在该地区逐代增强,从80后开始普通话熟练程度超越蛮话方言。
四、结语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历史记忆的见证者,而蛮话作为古百越土著语,是江南垟这块土地孕育出的独特语言,反映了江南垟当地人民的历史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信仰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在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蛮话传承状况不容乐观,00后、10后蛮话的蛮话掌握能力出现了断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将母语变成“无语”,越来越多的方言被逐渐写进历史,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为此,当地蛮话精英、学者不断努力,成立了蛮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出版《蛮话童谣》、《蛮话方言史》、《蛮话俗语》等刊物、书籍,记载江南垟蛮话的发展历程、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地方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这些都是传承蛮话、弘扬蛮话文化的珍贵资料。在各界蛮话人士的努力下,蛮话于2017年成为国家地方方言保护语种之一。
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对立状态,而应该是和谐共生、相互交融的共存状态。学好普通话、外语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学好母语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乡愁。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方言,保留方言使用空间。
让我们一起留住乡音,记住乡愁,莫让健谈的方言闭上了嘴!
浙江工商大学“蛮话不蛮”实践团
文:胡惠峰 吴瑶瑶 蔡阳阳 章淑雅 陈闻茜
图:蔡阳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