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前童雕塑,木艺非凡:走进前童古镇探寻木雕文化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李鹏飞

为了了解木雕文化及制作工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前童古镇拜访了木雕文化传承人童献松老师,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江南第一雕花大楼”

前童古镇始建于南宋末年。官居迪功郎的始迁祖童潢,从台州黄岩迁徙到此。提到前童古镇,对这里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非对这里的宅院印象深刻,而是这里让人眼花缭乱的精美木雕,整栋房子基本上都是“堆放”的木雕,有“无梁不雕、无雕不精”之说,号称“江南第一雕花大楼”。走进前童古镇,这里的建筑结构独树一帜,在房梁、屋檐和窗沿上均有木雕留下的痕迹。

图为团队成员童浩景正在采访童献松老师。启为创新团队-童浩景 摄

少年学艺,终成大器

在古镇负责人的带领下,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童献松老师在前童的工作室。见到了本次采访的主角。童献松少年学艺,凭借着对木材纹理的细致捕捉和长年累月的雕刻,造就了今天的成功。“17岁接触木匠是为了生存,18岁学习雕刻是为了生活。”童献松说,上学时喜欢绘画,但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外出学手艺赚钱。有一次偶然在山上捡到个毛竹根,仔细瞧了一番后,一幅山水画就浮现在了眼前。“我看那木头天然的纹理,像极了河流和山脉,在这搭一块木片当做桥,很像前童。”那一刻,童献松回想起前童的山水风光,曾经痴迷的绘画,断然决定回乡学木雕,要在木头上雕出前童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从这开始,木艺雕刻成了童献松一生的烙印。

童献松老师从17岁开始学习木雕,由于平时学习刻苦,功底深厚,老师成名时间很早。到了20岁(1996年)就将他的代表作《中国龙船》带到了人民大会堂。

图为 童献松老师向队员介绍他的代表作《中国龙船》。启为创新团队- 童浩景 摄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当看到工作室内展出的中华龙船时,队员们都被其精美的做工,复杂的结构所震撼。宁海龙舟雕刻技艺是工艺品龙船的一种,取材于紫檀木、黄杨木、香樟木等原料,在雕刻技艺上取玉雕、竹雕、牙雕之精华,运用拉花、浮雕、线雕等,与古建筑工艺中的鲁班营造法则相互融合,采用隼卯结构,不用钉子和胶水, 把多种中国传统工艺都集中展现在一艘小小的龙船上,其对技艺的要求远远高于木匠活儿。而童献松老师就是是宁海龙舟雕刻技艺的大师。

木雕程序多,工艺繁琐,绘图、镂空、凿眼,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这就需要吃饭的家伙“钢丝锯”给力。童献松拜师后学的第一门手艺就是制作钢丝锯。0.4毫米的钢丝上,每隔几毫米,就要四个面转着圈地打锯齿,距离要刚好,前后要对称,深浅要一致。“虽然有过一年的木匠基础,但做第一把的时候,用力不均,钢丝都敲弯了。”童献松笑说,看似简单,每个工艺都有学问,比如镂空弧形图案时,每一锯都要注意变换角度,掌握分寸,组装零件时也要凿凿挖挖,进行细微的调整,甚至要预见组装后的样子,这活考验的就是耐心和眼力。

图为童献松老师为队员展示木雕艺品的制作。启为创新团队- 童浩景 摄

传承经典,定格时间

童献松老师的梦想是开一家雕刻龙舟博物馆,让里面摆满了各种龙舟作品。“雕刻的意义在于定格时间,将记忆永远的保存下来,我从小出生在前童,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正是我了解理解了这种美,我才想努力的想以木艺雕刻的方式把这种美留下来。前童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是我想要留存下来的画面。童献松老师说。可见非遗文化不仅时寄托着人类精神世界的载体,更是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一种向往。

通过本次对童献松老师的采访,使队员们了解到前童古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木艺雕刻的悠久历史和其背后文化的力量。作为非遗文化,木艺雕塑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示了它独特的的个人魅力,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一代代的言传身教、最终成就了木艺雕塑多样的文化底蕴。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数代人的薪火相传,才换来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而面对当今一些非遗文化手艺人无人可传,濒临灭绝的现状。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要树立起“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观念,学习非遗文化手艺人所秉承的”工匠精神”。一代一代守护发扬,永远不能忘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增强环保意识,“星星之火”在行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抓手,也是回应农村广大群众对美…… 小新的蜡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查看全文 >>

实干为民献真情——“星星之火”带领群众动手实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美化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实践项目的第七天,队员已在村中开展了问卷调研、大力…… 小新的蜡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查看全文 >>

家访故事——我和你们在一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经过三天的辅导补习,“星星之火”暑期实践队开展的乡村基础教育辅导栏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得到了进一…… 小新的蜡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查看全文 >>

“星星之火”再实践 帮助环卫工爷爷打扫卫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将基层群众动员起来,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梦。2020年7月18日,“…… 小新的蜡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查看全文 >>

趣味课堂——从“被上课”到“想上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2020年7月23日,在南阳市邓州市的一个农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星星之火”暑期实践队迎来了第二周的志愿支…… 小新的蜡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教育,改善乡村环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星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为了响应区委号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 嘻笑男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以爱相伴,情暖夕阳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以爱相伴,情暖夕阳(通讯员:徐雨晨)“悠悠华夏,千年传承,尊老敬老,德馨永彰。”敬老爱老,这…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深耕关怀,情暖桑榆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深耕关怀,情暖桑榆(通讯员徐雨晨)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

春节里的文化自信与社区的温暖

春节里的文化自信与社区的温暖春节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社区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为社区居民贴春联以及协助整理社区内的电动…

体验图书管理员,走进社区卫生行动

体验图书管理员,走进社区卫生行动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22日电(通讯员周文菲)为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奉献担当的时代风貌…

传统文化与环保同行,社区焕新颜

传统文化与环保同行,社区焕新颜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22日电(通讯员周文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传递环保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新发布

“遥寄贺卡,传递祝福”实践小结
“遥寄贺卡,传递祝福”实践小结2020是特别的一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人心惶惶。年初,惶恐与不安充斥着每个人的内心,与此同时,也有一大批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勤勤恳恳的教师园丁以及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
武理学子三下乡:坚强的臂膀,撑起大大的梦想
为了更好助力复产复工,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工厂减少损失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暑期社会实践队高兆同学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与当地工厂进行联系,帮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高兆同学在做好安…
支教生活,一堂成长的课
支教看上去是我们去辅导孩子的一次经历,但它更贴近生活、直面现实,更像是生活给我们的一次辅导。支教生活中,拿奖学金的三好学生也会被鸡毛蒜皮的小事难住,自以为的理所当然也会被现实压垮。但是在支教中…
武理学子三下乡:用自己勤劳的手,助力美好的童年
为了更好助力复产复工,保障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暑期社会实践队冯新宇同学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与当地学校进行联系,进行秋季返校前的准备工作。…
“助力一线抗疫、推进复工复产,力行青年担当”线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采访疫情一线医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本是春节团圆之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广丰区疾控中心的领导携全体员工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领导们认真部署了每一项防控工作,并要…
武理学子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社会实践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助力疫情防控,同时为了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身参与助力当中,亲身为助力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力疫情防控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27日进行线上社会实践…
千里跋涉,赴实地之约
支教,从线上到线下。经历两个星期的线上支教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线下复学的消息。开会讨论时,队员们都激动的无以复加,更有甚者,在会议中还没确定返回日期时就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并查看去往十堰市的车票。…
扬青春风帆 续萤火之光
7月30日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公益团队支教的第十天。十天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志愿者们来说,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有了小朋友们的参与,每一天又都是充实的。志愿者们的热情如同炎炎烈日般,并…
探红色博物馆,追忆历史往事
暑期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提前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也可以让大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历史,感悟生活。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是走红色之路,为响应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团委的总号召,成员于7月27日来到了南京大屠…
夏日的蓬勃 灿烂着热烈
七月盛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们,为了减轻社区家长的教育负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设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线上课程,为燥热的夏天送去了一丝凉爽。舒缓的音调柔美的琴声课间,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