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邵宁:心系来处,不务空名
导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采取线上的交流方式对安徽师范大学2000级校友进行采访。
摘要:教师、校友寻访、目标、安徽师范大学
“在我的心里,最大的价值是学生能找到自己的理想的出路。” 说出这句话的人叫邵宁。他是安徽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系主任,也是安徽师范大学2000级校友。从中文系毕业后,他又在另一个领域潜心求学,最终回到了大学校园,步上讲坛。
疫情特殊时期,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队与邵宁老师通过线上的方式见了面。面对师大的同学,邵宁老师热情而亲切地给予了许多指导。团队成员们也从邵宁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安徽师大的魅力,获益匪浅。
不忘来处,求知求真在师大
“大学的学习和高中的学习是不一样的,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社会,老师的角色是在逐渐淡化的。通过专业的学习,学会如何去学习才是大学的最主要使命。当你离开大学以后,如果你具备了学习能力,那么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你都能很快适应。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回忆起大学生活,邵宁首先说出了自己对大学学习的见解。作为00级的学生,他的大学生涯开启在世纪之交,社会中正有一股奋进的崭新风气。安徽师大作为安徽省的顶尖学府之一,为邵宁的不懈求知提供了平台。
他再三强调读书和钻研:“大学黄金4年的时光很紧,读书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休闲型,第二种长见识型,第三种是专业性的,要以不同形态去看不同学科的专业的学者写的书。第三种很有可能是你打开目录你就不懂,那就说明你需要去深挖,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一种形式,就包括将来你要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作为学长和校友,邵宁亲切地分享着自己大学求学的经历:“考研最好组一个战队,我当时是三个人组队考研。 每天8点起床10点回去,我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复习节奏,相互督促、相互帮助。”他说,大学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只有迈出了行动的脚步,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在安徽师大这样充满了人文气息和求知氛围的学校里,更应该踏实求学。
勇攀阶梯,人生榜样在师大
提起师大的老师们,邵宁的记忆非常清晰。他仍然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每一门专业课的老师,描绘老师们当年上课时的风采。
“文学院深厚的底蕴,是由所有的老师共同构成的,每一位上过课的老师无论他是教授还是讲师,都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印记”邵宁回忆道:“他们的学术态度,教学方式与方法,特殊知识点的处理,都构成了我的职业基础,他们也是我日常回忆的重要素材,从老师经典的一句话到逸闻趣事。”尽管已经离开母校16年,他对老师依然充满敬爱。阔别母校多年后,邵宁偶然在高铁站遇到自己的老师,现任安徽师大文学院院长储泰松,师生相逢,十分感慨。
“我以他们作为我永远追求的目标,这是母校给我带来的一个非常重大的价值。”他动情地说。离开师大后,他的求学之路也从未中止。薪火相传,如今他扎根在教坛,以老师作为榜样要求着自己,更以文院的情怀作为骄傲,尽心负责地培育着新一代的大学生。对于邵宁来说,安徽师大作为记忆的一角,已经永远成为构筑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树人成才,立志执教源师大
“我现在很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都是来源自师大的老师。陈文忠老师在课堂上引述过黑格尔的《精神哲学》里的“当时间充满一种不断交替的内容时,我们就觉得它短,相反地,当时间的千篇一律性不为任何东西所打断时,我们就觉得它长”这对我启发相当大,可以说是我课堂教学设计的源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则是文学院的氛围以及各种活动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谈及目前从事的教学工作,邵宁坦言自己立志于教育工作,也离不开师大的影响。他从教以后,很快崭露头角。在他的带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壮大,招生计划不断增加。邵宁对学生更是十分关切:“我把我的学生当作亲戚家的孩子,代替父母来教育他,学生的情况牵动着我的心。”他时常给学生们开会,解答他们的疑惑,及时指明方向。“学习不能有功利心,一个人的事业越伟大,黄金期来得越晚。人生需要沉淀。”邵宁目送一届届学生毕业离开,又投入到下一届学生中去。对他来说,看到学生取得成就找到目标,是人生最大快事。
“珍惜每一节课,那是老师将古今中外知识精华集中地释放,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提升我们的精神等级;渴望做事,做好每一件事,在行动中逐步认清自我,加深对现实世界的体认,逐步明确人生目标,锻造优秀品格;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那是近百年师大底蕴的投影,构成我们生命的底色,这样的青春,不会输!”采访的最后,邵宁老师为薪火校友寻访队写下了饱含深情的寄语。二十载过去,对新时代的学子们,邵宁寄托了深厚的希望。勇敢迈出步伐,坚定心境,是当下学子们应当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吴跃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0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