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花灯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为更深入了解玉溪花灯及其传承现状,助力非遗传承,8月7日,西南财经大学“华灯初上”实践队来到云南省玉溪市花灯剧院,参观剧院并采访了国家一级演员杨丽琼女士。
地虽小,荣誉可不少
据悉,剧院位于玉溪市红塔区市中心,实践队几经辗转后到达剧院门口。果然,剧院前便是玉溪最繁华的街道,人行道上行人熙熙攘攘,马路上则车流不息。剧院占地面积不大,只有前面的一幢七层楼高的挂牌有“花灯剧院”字样的建筑和后面的几栋生活区的住宅楼,与旁边的高楼大厦、商业广场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藏身于闹市中的小剧院看起来很不起眼,然而在实践活动结束时,队员们发现:剧院的小巧是一种低调的高雅,隐秘的辉煌。
原来,小小的剧院却承载了光辉的历史。走进剧院前厅,中空的二楼墙壁上垂下来几幅大型海报,按时间顺序依次呈现出剧院在几次大型比赛中获奖的演出照片。这些照片长4米,宽3米,虽然因为年限有些长而显得有些陈旧,却别有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岁月的味道。队员们事先在网上浏览资料时已经发现,玉溪花灯剧院曾获得过诸多国家级奖项,因而在看这些老照片时虽然对其了解还不深,但也心怀崇敬。有实践队员表示:“我们就像三个小孩子去看望未曾谋面、德高望重的老祖母,心中充满期待和好奇,但又一步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形容出初入花灯剧院时,实践队队员们的心情。
参观完毕后,实践队来到大厅,积极地与工作人员交流起来。队员们询问了关于剧院的创建历史、发展脉络,剧团的人员组成、获奖经历以及剧院为传承非遗所付出的努力等等问题。原来,剧院成立于1952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剧院的鼎盛时期。60多年来,剧团兴盛不衰,创作整理、改编传统、现代剧目400余部,曾九上北京,南下广州,东赴上海,四进张家港,蝶飞博兴城,曾到意大利、缅甸、越南、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日本、韩国、伊朗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曾荣获第二十八届伊朗“法加尔”国际戏剧节“金面具奖”,被誉为中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梅花奖”,全国现代戏汇演“表演一等奖”,以及第十届中国戏剧节“表演一等奖”等等,为云南花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接下来,实践队找到了曾任剧院院长、现任艺术总监的国家一级演员杨丽琼老师。杨丽琼师承著名花灯表演艺术家史宝凤,主工青衣、花旦。她的戏路宽泛、表演细腻,嗓音似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唱做并举、天然和畅,从而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舞台形象。杨老师天生丽质且和蔼可亲,虽然她工作繁忙,但还是热情地接受了采访。在采访中,她将自己的学艺经历和对花灯戏的理解娓娓道来,给实践队以深刻启迪。
有热爱,方能薪火不灭
旧时代里的人们物质匮乏,娱乐活动更是稀缺,花灯戏作为众多戏剧中的一种,曾是大众在工作之余的一种娱乐和放松方式。然而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花样繁多的现代化的娱乐方式渐渐让戏剧淡出大众的视线。和大部分90后,00后一样,实践队对于花灯戏的了解并不多。但从杨老师的口中,队员们得知在荣誉等身,荣获众多国内国际大奖的背后,是长久的艰辛与刻苦。
在采访中,队员们获悉学唱花灯须从小打好基础。花灯戏的基本功包括戏曲功、唱腔、念白等,学好了基本功才能更好地研究剧本,把握人物形象。“戏剧演员都是这样,年龄越小的时候开始学习越好,因为唱戏讲究基本功,讲究身段,年龄大了基本功就不容易练扎实了。”
据杨老师回忆,在临沧花灯团时,自己和同学就非常的勤奋。“我们每天早上天不亮就练功,比团里规定的时间提前两小时我们就去练功了。因为大家都比较热爱花灯,相互之间还有一种暗暗的竞争,比如你是6点起来练舞,那我就5点来练。”来到玉溪花灯团后,19岁的她成为了当时年龄最小的演员,但她依然保持一贯的作法,还是每天早上在上班前就练功,晚上也在练功室练功。杨老师自豪地说:“我们团有些人后来对我说我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晚上只要不排练,练功室亮着灯,那肯定是杨丽琼。”
实践队还积极与剧院里的其他演艺人员交流,从他们的口中,队员们了解到为了演好不同角色,杨老师还广泛学习多种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她也经常教导后辈们如此做。杨老师的学生说,每接触新的剧本,出演新的角色,杨老师都会找来相关的书籍资料,尽可能地去了解一切,从而展现出完整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她爱读中外文学名著,爱看京剧、歌剧,特别是与花灯相近似的黄梅戏、越剧、花鼓戏,力求触类旁通,融化借鉴。她不拘一格,认真学习民歌的通俗唱法,并先后师从云南艺术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学习声乐,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她的唱腔更加宽厚圆润,悦耳动听。她不怕劳累坚持进行形体和舞蹈基本训练,使她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那样优美自如。
正是靠着四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与刻苦,杨老师获得的赞赏不断,深受行业认可。就连文化部艺术局长曲润海,在多次看了杨丽琼的表演后,都曾为她题词:“七年三戏看丽琼,光彩风韵大不同,长春宝地花长艳,山茶如火情更浓。”
然而从以上采访中,实践队也意识到了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花灯戏演员是很不容易的,在义务教育比较普及而花灯戏逐渐没落的背景下,很少有家长和学生愿意放弃文化教育的机会,一心一意学习花灯戏。杨丽琼之所以能长久坚持和勤奋,很大一个原因是她发自心底的对花灯戏的热爱。“我小时候就想当演员,想当一名文艺兵,而最终成就我这个文艺梦的是花灯戏曲艺术。”而这种热爱的背后无疑有时代背景的因素,因为在她开始学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玉溪花灯的群众基础比较好,热爱花灯戏、梦想成为花灯戏演员的年轻人也不少,父母们虽然希望子女好好学习,但也很可能支持子女报考剧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群众基础在现代社会是没有的。普及义务教育自然没有错,但缺乏群众认同,特别是缺乏年轻群体的认同,确实是花灯文化传承的主要困难之一。
艺术传承,那是一项事业
杨老师不仅致力于研究花灯戏表演,对花灯戏传承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可是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什么?群众基础不牢的难关应该如何突破?新鲜血液不足,青黄不接又该怎么办?非遗传承还面临什么困难,需要谁的配合?队员们充满担忧但又疑惑不解。
面对实践队的提问,杨老师微笑着说:“虽然现在还有许多困难,但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玉溪花灯的传承,我们一直在努力。”杨老师认为玉溪花灯要传承,一方面要巩固群众基础,一方面要培养有专业能力的继承人。巩固群众基础需要增加演出场次、演出范围,吸引更多人观看花灯,了解花灯。“我们不仅是在剧场演,还要去乡镇、去工厂、去企业、去学校演。”杨老师表示从她们的实践经历来看,去学校表演是很成功的。学生们很聪明,一学就会,一唱就爱。“我们还教小学生们一些身段以及怎么用八角巾、扇子。老师讲了后让他们来,再互相评比,谁跳得好就把八角巾和扇子送给他。他们很有兴趣的”。在就任院长前,杨老师一年要到各地演出100多场,除了参加比赛,就是以上述方式,深入群众中去展示花灯文化。另外,杨老师们还注重地方上的小戏剧团体,比如到华宁县青龙街的戏剧团给他们上课,从而开枝散叶,让这些小戏剧团体去影响更多群众。
最后,杨老师表示,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昆明市西山区的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有专门的花灯戏学科,分为五年制和八年制。今年,五年制的共毕业27个,杨老师们在其中优中选优留下了12个在玉溪花灯剧院。另外一种八年制的学习时间更长,专业基础更扎实,也被杨老师们时刻关注并寄予厚望。
与杨老师合影留念后,实践队充满眷恋地踏出了花灯剧院的大门。这对她们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她们亲身走进了之前只停留在照片中的花灯剧院,感受到了剧院曾经的辉煌兴盛和如今的些许没落;她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关于剧团的历史、组成、经历,并与玉溪花灯的领头人对话,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困难和可能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她们既增加了知识,又收获了人生体悟,既为后期的实践活动和资料整理奠定了基础,也帮助了队员们的心灵成长。总之,这将是实践队人生中难忘的一天,这个八月也将是实践队记忆深刻的一个夏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8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