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红色旅游助力金寨县脱贫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 作者:许文杰

【三下乡】红色旅游助力金寨县脱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2020年8月17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成立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红色旅游助力金寨县脱贫实践小队”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在安徽省金寨县开展了线上云组队,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许文杰、张文化、陆崇荣、唐文苑、王浩、张玉,实践地点为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红军革命遗址和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金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故里,将军摇篮”,孕育了许多革命先烈,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老区。希望借助这次实践活动,真正走进金寨,一方面感受地方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先烈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借助这次机会推广红色旅游和文化展示,寻找振兴金寨县红色旅游的有效可行方法,助力金寨县脱贫摘帽,提升革命老区人民生活质量。

一、游览革命遗址,瞻仰红军风采

2020年8月17日早上,小队成员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天线下实践。乘车来到红军广场,只是放眼望去就感受到广场的宏伟与壮丽。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金寨县烈士纪念馆的大门,“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几个大字写的遒劲有力。走过大门,顺着阶梯一步一步往上走去,就来到一处壁画前,壁画上刻画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十二师与三十三师会师的场面。壁画刻画的栩栩如生,站在壁画前,好像身临其境,似乎能看到将士们会师时激动热血的场面。在接着往上走,是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塔高24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塔基正面镶有汉白玉浮雕,背面墨色大理石上铭刻着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纪念碑文。碑旁青松翠柏,四季常青,庄严肃穆。参观完纪念塔之后,继续向上走去。随后便来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走进纪念堂,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座气势磅礴的雕像。在纪念堂屋内两边,刻着是金寨籍的将士的姓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被封为上将的洪学智将军。接着来到了金寨县红军墓园。来到这里,小队成员的心情十分沉重。正是这些革命烈士们奉献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如今这么富强的国家,这么幸福的生活。想到这里,我们实践小队的队员们情不自禁的向这些烈士的墓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走下墓园,来到最后一处景点: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主要由革命史厅、将军厅、烈士厅、洪学智将军纪念馆等七个部分组成,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200多件。博物馆馆名为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图一(图中依次为纪念馆大门、壁画、纪念碑、纪念堂、墓园、博物馆)

二、采访途中游客,推广红色文化

下午,小组成员也向前来参观的其他游客进行了采访。首先采访的是一位姐姐。通过采访,得知她也是大学刚毕业没几年,同时她也是党员,因此每年都会去各种红色旅游地去参观,而金寨又是很著名的将军县,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了。按那位姐姐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全是因为革命烈士拼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瞻仰这些革命烈士,铭记他们的付出是每个中国人必须要做的。之后,小组成员还对景区的保洁阿姨进行了采访。阿姨说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大多都是奔着瞻仰红军烈士而来。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提高了,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看着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她的心里也很高兴,工作好像都轻松了许多。阿姨的话说的很对,随着现在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不论是革命战争系列的影视,还是红色旅游,都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希望会有更多人知道金寨这个地方,让更多人的人了解红色文化。

图二(左为小组成员采访游客,右为小组成员采访保洁阿姨)

三、前往美丽大湾,感受脱贫成果

2020年8月18日,沿着总书记的脚步,实践小分队来到了花石乡大湾村,曾经的大湾村作为金寨县内最贫困的山村之一,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这里已成为乡村旅游新兴地,依靠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项目,这里的老百姓建民宿、发展旅游,成功实现了收入跨越式的增收。8月18日上午,实践小分队乘坐乡村公交,在金寨县花石乡的山间公路穿行,处处草木葱茏,时时百鸟啼鸣,不知不觉来到了马鬃岭脚下的大湾村。成片的太阳能光伏电板静卧村前,不远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山水新农村图卷。刚走过村口小桥,左侧是一排排黑色太阳能板,下面是灵芝大棚,右侧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式楼房。

图三(左为太阳能板和灵芝大棚,右为新式楼房)

四、询问干部居民,学习脱贫经验

2020年8月19日,实践小队的脚步循着山路,踏入了大湾村村委会的大厅,提前预约好的村书记主任和副主任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他们非常热情的欢迎小队成员来到他们村里进行实践考察,并就相关脱贫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沟通交流。据了解,大湾村共有一千零三十二户人家,目前只有三户七人尚未脱贫,预计在今年九月底就能全部脱贫。当地主要脱贫手段是发展产业,主要产业就是茶叶,还有光伏、种植灵芝等。在问到年收入多少可以算是脱贫时,村书记主任还说,脱贫主是解决两不愁三保的问题,吃穿不愁,住房安全、教育、医疗有保障。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只要达到这个标准不拔高,只要达到了两不愁三保就基本脱贫了,不能用多少钱来说话。没错,扶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群众的精神动力,他的外身面貌,内身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这样,国家的扶贫工作才能圆满达成。

图四(图为小组成员采访大湾村书记)

在询问村干部村里的主要脱贫情况后,小队成员对村中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了相关采访,其中有两户人家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户人家中只有一位老奶奶在家,她家还属于贫困户,家里只有四口人。她自己身体不好,丈夫有心脏病,小女儿精神障碍,基本没有人可以劳动赚钱,家庭非常困难。村里的房子是政府出钱,拆掉原来山上的旧房子,政府统一盖的新房,政府补贴其中一部分,然后自己再付其余的。当问到村里扶贫政策对她家的帮助时,她非常激动的说道:“扶贫政策确实有很大帮助,但是我们家里这边情况也很严重,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家里现在也就我可以走一走,平时村里帮助也很多,许多人都来我们家来看我们,带点吃的东西,挺好的,我很感动。”在这一刻小队成员都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对底层贫困群众的生活的巨大影响。

第二户人家也只有一个老奶奶在家,她家是前年从山边搬下来的。但已经不是贫困户了。向奶奶表明身份和来意之后,奶奶表示没问题,还邀请小队成员进屋休息。奶奶说她家不属于贫困户,她和孙子爷爷三个人在家,儿子和儿媳妇都出去打工了。之后问奶奶感觉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奶奶欣慰的说道:“那肯定比原来好了,这搬下来住的好些了,现在公交也有了,出门也方便。”确实是这样,在这里所见所闻都印证了这一点。

图五(左为贫困户家庭,右为非贫困户家庭)

五、总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遗址是先辈们为了中国未来奋斗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记,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宝藏,是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源泉。无论经历多少岁月风霜,都将被每一代中国人永远铭记。

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金寨县的红色革命精神、红军烈士们的伟大,还体会到了发展红色旅游对扶贫工作的带动作用,当然无论是金寨县还是其他红色文化,我们都应该弘扬,不仅仅是为了脱贫,更是要牢记历史,激发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红色基因,让更多的人投身到祖国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来,助力中华民族以雄伟之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5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疫情防控 社会担当
宁夏银川8月25日电(通讯员:马荣蓉、吕玥瑶)8月10日至8月16日,精彩飞扬-西南石油大学“爱国力行,共抗疫情”实践队部分队员在银川市的街头、社区、医疗部门和网络上进行了走访调查以及宣传了疫情防控相关知…
还世界一片碧水蓝天
惠特曼曾说:“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的确如此,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仅是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还有辐射污染、热污染等…
从家乡出发——关于乡村卫生意识的调查
近些年来,国家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并在上海等大城市实行了这个政策,且一度掀起了垃圾分类的热潮,效果非常显著。这些大城市试点先行后绿色发展进行得非常不错,那么与此同时城镇乡村的绿色发展如…
聚焦易地搬迁扶贫 为贫困户打造温馨家园
聚焦易地搬迁扶贫大学生网报陕西8月27日电(通讯员周烁)导语:为进一步了解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下乡进村幸福实践队成员周烁于2020年8月20日来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双柏村对当地的易地搬…
地摊经济对生活的改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建议,应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疫情下,面对…
传承红船精神,发扬红色文化——河南工业大学2020青见实践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九十九周年,为了传承红船精神,发扬红色文化,增加人们对“红船”的了解,青见实践团开展了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等一系列活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正式闭幕,自此,中国…
【三下乡】在时代语境中书写乡村华章--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调研活动
【三下乡】在时代语境中书写乡村华章--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调研活动通讯员:赵津丹为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
【三下乡】怀揣热爱,以报桑梓--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
【三下乡】怀揣热爱,以报桑梓--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讯员:赵津丹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是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贯彻和学习习近平总…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采访抗击疫情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采访抗击疫情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通讯员:袁溪屿庚子年初,不复浓浓年味,唯见战鼓频催,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将人们命运扭转在了一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没有一个人是…
【三下乡】为爱抗“疫”,藏在书本里的温情--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支教活
【三下乡】为爱抗“疫”,藏在书本里的温情--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支教活动通讯员:袁溪屿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中国大部分家庭原本的生活节奏,湖北作为重灾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