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为爱护航,助力成长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胡宇晴

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约700万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体成长、心理健康以及教育发展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正处于暑假期间,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0日,由于受疫情及各部分地区洪水灾害影响,滁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用 “线上讨论+线下个人自主实践”的模式开展 “为爱护航,助力成长——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分享安全小知识、辅导暑假作业、开展娱乐活动、宣传防疫防溺水安全知识等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帮助和安全教育。

团队成员此前经过会议讨论以及对会议内容筛选和整合,总结出了三个目前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安全隐患:由于农村野地河沟较多,且没有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留守儿童在放学后及假期中大都属于管理真空、随处嬉玩的状态,容易导致触电、火灾、溺水、和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就是虽然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我们现在依旧不能掉以轻心,要提高留守儿童的防疫意识,做好外出的防控措施;二是心理隐患: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情感缺失的心理状态,而年迈的老人也很难体会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不能正确的与之进行心理疏导,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暴躁易怒、叛逆厌学、胆小懦弱和自卑抑郁等表现,甚至走上极端道路;三是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有90%是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抚养,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很难再跟进时代的变化,承担不了孩子学习上的教育重任,单纯的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便能使其长大成人,这种六七十年代的思想教育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已经极其落后了,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成绩普通。因此,金太阳实践团队的实践方案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

8月5日下午,团队队长高晓丹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防疫防溺水教育课,通过知识小问答的方式教导孩子们在假期期间不要去水深危险的地方玩耍,出去游泳和坐船时要有大人陪伴,出门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她还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孩子更好的参与课堂中,有趣的是当她提出奖励答对了的小朋友棒棒糖时,有两个小朋友大声的说妈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这让她感到很欣慰并奖励了这两个小朋友铅笔和本子。另外,她还教他们佩戴口罩和洗手的正确方法。小问答结束后,她还去询问小朋友们的一些感受,并通过轻松愉快的对话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在这个过程中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朋友们都围着她,给她出谜语。她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可爱之处,当你真的走近他们,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那种纯真,他们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8月6日傍晚,团队成员江晓钰通过走访居住地周围的一些留守儿童家庭,向他们说明来意后,在孩子愿意以及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拿出准备好的纸和笔,让孩子写下自己内心想对父母说却说不出口的话,然后将这些信件拍照发送给他们的父母。这些留守儿童无一例外,非常思念自己的父母,在看到别的孩子被父母照顾时,内心都是满满的羡慕。“当我在学校看到同学的妈妈来送伞送衣服时,我总是鼻子酸酸的想哭。”这是一位13岁的小姑娘在信中写到的。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已经十几年了,只有每年春节她才能见到爸爸妈妈。

8月7日下午,团队成员李瑞在其镇上的一个小饭桌培训班里担任了三天的儿童观察员,她通过帮孩子辅导作业和一起吃午餐,与孩子们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因此,她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时十分融洽。其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金惜的小女孩。李瑞对金惜评价道:“她很安静,学习成绩也很好,她说即使每天爸爸妈妈都会和自己视频,她还是很思念他们,所以她希望用优秀的成绩来得到父母的夸赞。”像金溪这样的孩子在农村地区并不少见,虽然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也会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8月7日下午,团队成员吴婉莹和蒯亚琪到所在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帮助小朋友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并为一些正在爱美年纪的小姑娘们梳了漂亮的辫子,在辅导完作业后还一起做了游戏,愉快的度过了一天的时光。在与留守儿童之家的老师们的沟通中,他们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刚来到留守儿童之家时,内心都比较敏感自卑,但是孩子们逐渐熟悉后也就活泼起来了。吴婉莹认为:“这里的老师们都很有责任心,对孩子们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都比较关注。”她们一致赞同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也使孩子们交到了许多的新朋友。

团队成员胡宇晴也曾是一位留守儿童,她说:“小的时候,我看着父母提着行李走,我难过地认为自己没有家了,长大后,父母拉着行李送我走,我才终于知道父母当年的感受。但我还是想对那些在外的父母说:当你们不能陪伴孩子时,一定不要随便对孩子承诺回家的时间,因为会有傻孩子一直日思夜想地等。”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临凡间的天使,需要社会真心的呵护和关爱。当今社会仍有很多地方存在留守儿童,他们也缺少关爱。为了让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诗与远方,能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带领他们走出留守这座大山,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联手,多方举措,让关爱落到实处,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成长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5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年暑调文化速递实践团队第四次会议圆满结束
为总结前期工作动态、推动后续工作平稳运行,8月9日下午,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于线上以视频通话的方式召开了第四次会议。此次会议由团队负责人马迎主持,全体队员参与。会议伊始,马…
【三下乡】助推脱贫攻坚 我们在行动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开展脱贫攻坚情况
【三下乡】助推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开展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活动通讯员:谢超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深刻、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是习近平…
【三下乡】以青春之力,报桑梓之情--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开展三下乡志愿活动
【三下乡】以青春之力,报桑梓之情--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开展三下乡志愿活动通讯员:袁莹莹青年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
中石大学子走进广西:探索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农业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这一产业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发展动力,从根本上保证了贫困人口脱贫。8月11日至17日,玉桂扶…
戒急戒躁,回归本心
读完《远大前程》之后,我颇有感想,《远大前程》对当今社会,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物质世界的发达导致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到了狂热的地步。人们变得现实和功…
助力食品企业疫情防控,参加生产劳动
助力疫情防控,参加生产劳动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青岛鼎康颐食品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8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山东省青岛市暑假个人实践项目圆满结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负责人刘琛琦参与…
“助力一线抗疫、推进复工复产,力行青年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行和安全保障,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实践队员周旸担任志愿者,与上饶市广丰区疾控中心的姐姐还有交警一起在红绿灯路口管控秩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走访禾滩村贫困户了解情况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走访禾滩村贫困户了解情况(通讯员:龙智超)2020年8月27日,以“筑梦乡村建设,聚焦脱贫攻坚”为课题的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暑期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的“三下乡”调研…
湘大学子深入基层企业,宣讲《民法典》助力乡村振兴
本网郴州8月28日电(通讯员王嘉怡)为助力决胜小康,打好脱贫攻坚战,正值《民法典》颁布的契机,8月28日,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学子来到了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金田社区,对当地企业家和致力于创新创…
知世俗而不世俗,勇敢面对生活
暑假期间,抽空读了几本书,其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感触很深,读完之后,我意识到任何自由和希望都不是绝对的,只有熬过了那段曾经让自己迷失的日子,才能找到自己,才能得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自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