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今年7月30日,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美“荔”乡村行队来到了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进行调研活动。团队深入古老乡村,通过走访村委、对话村民,同时透过对粤曲与佛家拳两项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认知,深入了解岭南地区古村崇文尚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并号召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地简介
荔山村,位于乾务镇西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村子文化底蕴较深,民风淳朴,名人辈出。在这里曾孕育出珠海地区首位进士和武举人,也走出过中国科举史上首位百岁举人。如今,荔山村的后人依旧保持着祖先崇文尚武的优良传统。
走进美丽荔山
荔山村村牌坊矗立在村门口,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生出庄重之感。从村牌坊的大路走进荔山村,一路上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在村子的变化上凸显得淋漓尽致。村子外围高楼筑起,商户的叫卖声、机动车的嗡嗡声等喧嚣声渐起,但沿着大路走入村子内部,感受到的仍是一片安宁祥和,古屋、古井、古树静静地待在岁月里,看着一路路的人在这驻足停留,最后远去。
许是村内现在少有年轻人聚集出行,我们一群人的到来,倒像是给村子的宁静撕开了一个裂口。从村口到找寻村党群活动中心的路上,不少村民向我们抛来好奇的目光,更是有老奶奶凑近我们,和善地问我们到村里是做什么,一见到我们便知道我们不是本村人。奶奶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用手向我们指了指前往党群活动中心的路。
“古风谈父老,遗俗重书香。”
在党群活动中心里,我们有幸拜访到村妇女主任黄素霞和驻村民警。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挖掘出许多在事前调查中未能了解到的信息和知识。
荔山村对文化教育十分重视。黄素霞主任介绍说,荔山村近几年有扩建和建成小学、高中的计划,学校建成后将惠及村内和周边地区的孩子。同时,村内对保护和修复历史古建筑、文物等许多文化物质遗产和非遗都有相应的措施。多重的举措下,凸显的是村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更是对后辈能够学有所教,进而学有所成的期望。
村内人都知道黄氏名贤黄槐森。乾务镇黄槐森文化研究会自成立后,于每年八月份举行奖学大会,通过向金榜题名的黄氏考生颁发奖学金的方式,进一步地弘扬黄槐森“崇文尚武”的精神。研究会的成立不仅是对勉励学生在高等学府里勤修苦读,更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励志勤勉的文人精神和崇文尚武的文化底蕴闪发眩目的光彩。
文艺与武体共存
离开党群活动中心,我们继续在村内寻觅岁月时光里的文与武。巷陌深处,绿藤探出院墙。那粗砺的土墙,青灰的砖瓦,仿佛要将我们拽入时光的流转变迁,感受这山村古韵一如往昔。在古巷小道里走着,调研过程中我们采访到了几位老村民。
村里人平时的日常活动很丰富,最经常的做就是唱粤曲。斗门是“曲艺之乡”,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粤剧团,荔山村也不例外。村内的龙雅堂粤剧团历经120多年的风雨,三易其名至今仍薪火。每天晚上,活动室内锣鼓铿锵、扬琴悠长、高胡婉转,传出极具岭南风味的曲韵与歌声。
村落里也保存着习武的风俗。佛家拳在斗门传承已有百年,村内的荔山中精武馆传授练习仍是武学佛家拳。同时,舞狮也是佛家拳弟子学习的内容。村中每至重大节日活动,都邀请佛家拳传人到场展示拳法,舞狮助阵。
总结
文以武强身,武以文修心。幽幽古村,民风淳朴。尽管时代在向前发展,荔山村村民牢记着先辈的厚望,保持着村落里崇文尚武精神的传承,促文学、扬粤曲、习佛拳、重祠堂。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尽可能地去保存、弘扬好祖宗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作为青年一代,我们需要去学习领悟荔山村内的崇文尚武精神文化,并以自身行动去传承弘扬其精神,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闪耀眩目的光彩,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8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