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赴贵州省贵阳市寻访“疫”线之声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4日,8月3日、9日前往贵州省贵阳市各区域的抗疫一线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访了众多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与志愿者,聆听”疫“线之声,挖掘英雄事迹。
(与贵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杜礼竹、宣传科科长余江合影)
8月3日,实践队来到贵阳市南明区疾控中心,就疫情管理与常态化疫情防控、传染病报告系统以及疾控中心工作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对余江科长进行采访。当被问到疾控工作的意义时,于科长说:“疾控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群众的流动去向调查,重点人群核算检测以及防控疫情人员的培训。”他告诉记者:疫情以来,贵州省情况较为乐观,工作侧重于中高风险地区入黔的人员以及他们经过的地区、接触的人群进行调查与检测。
于科长还说到,我国自2003年“非典”以来就建立了完善的传染病报告系统。各级医疗机构都有客户端,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都会录入信息,审核通过后会逐级上报;并且传染病源头调查以及源头病例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不控制病例,源源不断的病例会使得医疗系统日渐崩塌。在进行人员管理以及病例排查的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导致工作难度加大。有的群众有意或无意隐瞒实情,使得病源调查工作更加艰难。
(采访贵阳市“优秀志愿者”张小鹏医生)
7月24日上午,实践队来到新添医院,采访贵阳市疫情“优秀志愿者”张小鹏医生。张医生提到,医院工作主要是与社区合作,对社区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对留校学生加强检测和管控,严格把控入黔人员的行动路线。当下处于疫情缓和期,常态化防控显然已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社区和医院合作,加强防控宣传,提高社区防控意识。对于居民是否有存储大量口罩的必要,张医生的回答是不必要的。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制造业产能恢复,居民们完全不用担心日用品的缺乏。
(了解“24H袖标制度”)
7月24日中午,实践队来到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在进入医院的测温时了解了“24H袖标制度”,在当天完成一次健康状况绿标卡出示并且通过体温检测,就可以获得一张贴在袖肩上的免测出入袖标,每张定做的袖标上面有医生当天手写的日期和医院特色logo,方便了许多住院部和前来看病的人员。
(对医院护士进行疫情问卷调查)
(与服务中心主任合影)
8月9日上午,实践队拜访南明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服务中心主任;下午,实践队走上大街,采访群众对于疫情以及疫情间各种现象的看法。群众们表示,疫情限制了生活范围和工作进度,但依旧能保持日常生活。复工之后工作压力变大了,方方面面都是挑战。对于不戴口罩就前往人多的地方,居民们都认为这是对他人对自己都不负责的表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57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