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找寻红色记忆,探索革命文化

来源: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伽骐

为传承革命精神,探索家乡红色文化,树立青少年对英雄的正确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心,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找红色记忆调研队队员于2020年8月16日至8月19日前往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陈少敏纪念馆、寿光市台头镇张家村张玉山故居和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马保三故居参观调研。

了解陈少敏生平,弘扬革命精神

8月16日,调研队队员乘车前往范于村陈少敏纪念馆参观学习。步入纪念馆,一尊两米高的陈少敏烈士雕像映入眼帘,雕像英姿飒爽,威严庄重,旁边立着一块记录陈少敏烈士一生重要时刻的红色石碑。调研队队员了解到,从1902年5月到1977年12月,陈少敏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也是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情路坎坷、革命危险、失去女儿和丈夫等所有的灾难和不幸都无法打击她对革命的信仰,对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她舍弃小家的温馨只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这种大无畏精神让调研队队员十分动容。

随后,队员走进第一展厅,浏览了陈少敏从出生到加入共产党的28年时间。在老大爷的耐心讲解下,调研队队员对陈少敏烈士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年的陈少敏跟随父亲读书,后来被送到教会学校接受教育,也是在那时她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思想文化。后来,家境没落,她做过童工,当过女工,帝国主义对人民压迫让她更加坚定铲除帝国主义,保护祖国和人民的信念。于是,历经坎坷她在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成为共产党员。走过陈少敏的前半生,调研队队员相继来到了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这里书写着她那坎坷的爱情史和成为白区红心女战士的经历,向世人展现了不忘初心、不怕迫害、敢于反抗的陈少敏。她是唯一一个在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会议上投反对票的人,她的坚定自我、明辨是非值得人们学习。

走进先辈故居,感悟百态人生

亲自实践参观了陈少敏纪念馆后,调研队队员对红色记忆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研队队员来到寿光县党委旧址、张玉山故居参观调研。一开门,一所面积不大的小院子进入调研队队员的视野,院子里只有一间小屋和一间厕所,工作人员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在这里,调研队队员了解到了张玉山先辈虽生活艰苦但信念不倒的一生的时光。在这里,张玉山先辈组织农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为乡里教育工作打下基础;在这里,他与王云生、延安吉一起建立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间屋子记录了他的一生,记录了他一生的英雄作为。调研队队员发现有不少的游客来参观张玉山故居,他们怀着敬仰和虔诚的心来学习。邻居阿姨感叹道:“这挺好,人多了张老先生就不会孤单了”。

在参观完张玉山故居后,调研队队员乘车前往牛头镇村参观马保三故居。院子是个不大的四合院,北面是主屋,墙壁上挂着马保三先生一家的合影和当年的桌子。东厢房里陈列着马先生工作学习的书桌,下地用的劳动工具和旧式纺车以及一些对马保三事迹的介绍牌。南厢房是展览室,重点介绍马保三的事迹以及参加的重要战役的故事。西厢房里放着一件老式油印机,据工作人员介绍,那是马保三先生传递革命信息和革命文章的重要工具。同样是面积不大的院子,里边却样样俱全。在这里队员了解到了马保三先生的一生,房子不大却是他一生的缩影。他在这里读书识字,在这里认识了他加入共产党的引导人——张玉山。可以说,这里是他一切成就的基石。亲自走访参观使调研队队员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尤其是站在先辈故居,听着讲解人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先辈的真实事迹时,调研队队员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更能体悟到先辈的革命精神并为之敬仰和赞叹。

每一处红色文化基地都蕴含传承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寿光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展旅游业,同步带动其他产业,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对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更须潜心学习红色文化,深入了解寿光红色文化对传播革命精神、传递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促进红色基因的一脉相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2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有心致力扶贫 第一书记驻村

有心致力扶贫 第一书记驻村--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偃师驻村第一书记直面脱贫弓箭难题,夜以继日地奔走在田间地头、百姓家…… 查看全文 >>

有心有意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脱贫

有心有意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脱贫--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说起今天的宜阳县锦屏镇山底村,连邻村村民都说好。依托该县助推的扶贫项目“五金扶贫&r…… 查看全文 >>

齐心协力 有心有意 带领脱贫

齐心协力 有心有意 带领脱贫--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说起今天的宜阳县锦屏镇山底村,连邻村村民都说好。依托该县助推的扶贫项目“五金扶贫&rdquo…… 查看全文 >>

精准扶贫 有心有意 落实发展

精准扶贫 有心有意 落实发展--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14日下午,参加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的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县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各自单位…… 查看全文 >>

另辟新泾 有心有意 助力扶贫

另辟新泾 有心有意 助力扶贫--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开发式扶贫的主体,要坚持扶贫与扶志,发扬自…… 查看全文 >>

有心有意凝心聚力带领村民脱贫

有心有意凝心聚力带领村民脱贫--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村党支部书记叫周京伟,村委会主任叫崔校伟。说是兄弟俩,可两人并不是亲兄弟,而是在工作上…… 查看全文 >>

有心有意凝心聚力带领脱贫

有心有意凝心聚力带领脱贫--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肯定做过不少难”周经纬回忆。去年修缮村综合文化广场时,就差地砖钱。没钱?砖不让卸车…… 查看全文 >>

开辟新道路有心有意带领脱贫

开辟新道路有心有意带领脱贫--资源与环境学院“助力精准扶贫下乡采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要说咱新安这几年最火的乡村道路,那非磁五仓莫属。不仅路修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路边的风景也是……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回望岁月继薪火 传承革命启新章”星火影院观影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对革命信仰的认同感,激发其爱国热忱,11月1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综合实验…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爱党爱国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党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11月9日,传媒技…

11月9号医学院创文活动策划案新闻稿

11月9号医学院创文活动策划案新闻稿本网消息为响应社会对文明素质提升的需求,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实践部于2024年11月9日组织了…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星筠向融”志愿服务队携手22级工商管理团支部顺利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融安全“八个坚持”原则,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三下乡”成果汇报会

(通讯员张佩研李泽晟覃悦)为更好地总结“三下乡”活动的成果与经验,深化青年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的认识,激发青年…

最新发布

筑梦桂东、情溢郓城——青年筑梦之旅纪实
筑梦桂东、情溢郓城——青年筑梦之旅纪实2020年8月‎20日至24日及8月25日,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筑梦桂东、情溢郓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桂东县、山东省郓城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
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走进浙商开展浙商文化与浙商精神调研
“瑞宁嘉”三地历史成就观察实践队由职业技术学院10名来自浙江各地的成员组成,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浙商,开展了浙商精神及浙商文化的调研活动,深入挖掘浙商背后的重要意义。线上篇调查问卷篇:…
学习习近平青年观,探究学社联动育人实效:青马红心调研团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发掘学社联动育人机制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调研团于8月5日至8月20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
实践在路上——崔家峪镇团委
实践在路上——崔家峪镇团委对于乡村振兴统筹安排的机关——崔家峪团委进行调研通过前往山东省沂水县崔家峪镇进行实地考察,对相关干部进行采访,我们深入了解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了解有关工作对村里造成…
悠久的石磨文化
“磨峪村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做石磨,到现在已经有500年历史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是家家有磨。”老艺人告诉我们。磨峪村因石磨得名,也曾因石磨而兴。老一辈沂水人一旦要买磨,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
探寻绿色腹地里的红色宝藏
深入了解革命苏区历史,弘扬光泽县苏区红色文化,瞻仰先人为抗日做出的重大贡献,传承老区红色精神,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是以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振兴。为此,2020年8月2日,福建农林大学追寻红色足迹…
隐藏中的壁画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处位于江门市睦洲镇的最东面,四面环江的石板沙村,它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一个橄榄球形小岛,环境优美。村里80%都是疍家人,他们临水而居,有着和苏杭一样柔美的流水和自然村落风光。走进…
芜湖大学生三下乡:关爱家乡莘莘学子,弥补他们疫情缺憾
芜湖大学生三下乡:关爱家乡莘莘学子,弥补他们疫情缺憾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27日电(通讯员丁宏飞)从7月26日起,安徽工业大学成立了“爱心辅导”实践队,让成员在自己家乡辅导少年学子,帮助他们改善因疫情而长…
实践在路上——白星花金龟养殖棚
以白星花金龟养殖棚为例调研相关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在养殖棚中,负责人为实践团队介绍了整个养殖棚的运作原理与工…
探索石磨文化
“磨峪村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做石磨,到现在已经有500年历史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是家家有磨。”老艺人告诉我们。磨峪村因石磨得名,也曾因石磨而兴。老一辈沂水人一旦要买磨,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