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山东大学文学院“寻迹文化”少儿导读设计课程调研团开展了课题研讨与教案研读会议,研读并讨论了已完成的人、物、景三类唐诗宋词教案内容与课堂模式,对教案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为期七天的社会调研与实践中,调研团以“唐诗宋词”少儿导读设计课程为课题,将课程分为人、景、物三个主题。本次教案编写注重情景式和交互式教学,打破中小学原有的按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内容介绍、诵读默写、真题演练进行的套路化导读模式,以全新的逻辑体系打造孩子的人文素养系列课程。
在以“以古为鉴,寄己之思”为主题的人物类诗歌教案编写中,教案组注重从作者生平、诗歌内容、作品主旨出发,梳理怀古与今人对话诗的情感类型,在进一步丰富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了解情感表达技巧。人物类诗歌教案的编写目的在于了解古人朋友圈中情感的丰富性和交流的多样性,明确怀古诗中的“借鉴反思意识”与当代交游诗中情感体现的现实意义。
针对“物”这一主题,教案组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选取了“竹”和“酒”两个典型意象,通过物—器—道的思维模式,带领大家学习如何由外在到内在、由具象到抽象地认识事物。课程注重转换视角,通过身份牌认识诗人,并进行诗人角色体验,通过体悟诗人的创作心境,深刻认识物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并掌握如何选取适当的意象来构成物与情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拉近与诗歌的距离。
在以“南北风光,四时之景”为主题的景类诗歌的学习中,教案注重刻画不同地域的季节特点,将南北方的景物进行对比,体悟南北景物的差异以及作者心态的不同表达,培养学生的对比阅读思维以及探究差异原因的逻辑能力。另外,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利用对比性较强的组诗学习,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对比分析方法阅读诗歌,理解作者的个性与每一首诗歌的特点,培养诗歌阅读兴趣和素养。
本次线上会议调研团形成了较为清晰完备的课程讲授和课堂互动模式,为后期的线上课程录制和社会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赵海霞
图/赵海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0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