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家乡变化,感受家乡文化活力,8月2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五湖四海实践队成员以“探索古城文化发展新模式”为主题奔赴山东青岛即墨古城开展调研。
即墨拥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有1400余年。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让即墨昭彰史册。然而千年过去,伴随即墨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古城遗迹逐渐破败,古城文化日渐式微。为了重启即墨文化发展活力,开辟文化经济发展新模式,当地政府改造棚户区重建古时辉煌的即墨古城。
图一 即墨古城老照片
墨古城改造项目规划用地约98公顷,分为“即墨古城”和“安置区”两大部分。以即墨老县衙为中心,北、西、南三个方向分别为即墨古城安置区的莲花居、文富居、文昌居三个项目区,56栋高层已高高矗起,已经全部封顶。据介绍,即墨古城项目将重点复建县衙、展馆、文庙、城隍庙、财神庙、真武庙、牌坊街(21座牌坊)、教堂等公共建筑,打造“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的整体格局。对公共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布展。古城内有公建18处,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县衙修缮后,要充分体现衙署文化;财神庙要结合财神节的传统,打造北方具有影响力的财神文化节;文庙的布展,与考院、崂山书院一并考虑,形成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二 新建即墨古城夜间(拍摄者:赵强)
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即墨古城更将“地摊经济”和旅游生态融入其中。古城实行免门票制度:各地游玩的游客、本地散步休闲的老即墨人都齐聚于此。夜间的灯火、街边的商店、古朴的城楼、来往的行人让古城即墨重现文化活力,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了解了一种古城文化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也为其他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区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借鉴方案。实践队员感叹“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街的模式相结合,既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发展了区域经济,实为一大创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9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